[发明专利]一种改良水稻粒型和粒重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79868.8 申请日: 2012-10-09
公开(公告)号: CN103421889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何予卿;孙亮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张红兵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水稻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聚合粒型QTL从而获得不同籽粒大小不同粒重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和一次自交的育种程序,将目标粒型QTL导入到待改良的水稻品种中,建立多个在改良品种遗传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再根据近等基因系之间的两两杂交,将目标QTL聚合到待改良的材料中,并对遗传背景进行筛选,获得使除开目标基因区段之外,改良型品种的基因组与原品种相同的单株;同时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根据与目标粒型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判断目标QTL的基因型。根据上述方案获得呈现不同籽粒大小不同粒重的水稻品系。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良 水稻 粒重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改良水稻粒型和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聚合粒型QTL方法,采用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和一次自交的育种程序,将不同的粒型QTL导入到待改良品种A中,通过改良待改良品种A的粒型同时改良其粒型和粒重性状:首先建立该待改良品种A的遗传背景下不同的粒型QTL的多个近等基因系,再以这些粒型QTL的近等基因系为杂交亲本,通过这些近等基因系之间相互杂交,将目标QTL聚合到待改良品种A中,同时对上述的杂交后代进行遗传背景筛选,获得除目标QTL区段之外,待改良品种A的基因组与原品种相同的单株;根据与目标粒型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判断目标QTL的基因型,获得不同籽粒大小和不同粒重的水稻品系;其中:所述的通过聚合三个粒型QTL改良珍汕97B的粒型和粒重步骤如下:(1)以两个不同的粒型QTL:水稻SLG为供体亲本,以水稻珍汕97B为轮回亲本,通过三次回交将两个粒型QTL即qGW2a和qGL3导入水稻珍汕97B中,构建两个珍汕97B遗传背景下的粒型QTL的近等基因系NIL;同时借助NIL(H94)作为第三个粒形QTL的供体亲本NIL(qGS5)来源于水稻品种珍汕97B)和H94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其中NIL(H94)为qGS5的近等基因系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P201007;(2)以上述三个珍汕97B背景下三个粒型QTL的近等基因系NILs(qGL3)、NIL(qGW2a)和NIL(qGS5)为杂交亲本,将含有qGL3的近等基因系NILs(qGL3)和含有qGW2a的近等基因系NIL(qGW2a)杂交得到聚合qGL3和qGW2a的材料NIL(qGL3/qGW2a),同时将将含有qGW2a的近等基因系NIL(qGW2a)和含有qGS5的近等基因系NIL(qGS5)进行杂交得到聚合qGW2a和qGS5的材料NIL(qGW2a/qGS5),再将获得的两个聚合两个粒型的近等基因系NIL(qGL3/qGW2a)和NIL(qGW2a/qGS5)作为杂交亲本,将这三个QTLs同时聚合在珍汕97B内,获得最终的品系水稻(Oryza sativa)NIL(SLG/H94),其保藏号为CCTCCP201209;(3)以上述(1)步和(2)步中所获得的杂交后代为材料,根据与目标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步和(2)步的每一次杂交后代进行PCR选择,严格控制杂交的精准度;(4)以上述(2)步获得的杂交后代NIL(SLG/H94)为材料,以珍汕97B作对照进行遗传背景检测;(5)步骤(3)中所述的与目标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SEQ ID NO:10,SEQ ID NO:11,SEQ ID NO:12所示;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PCR选择步骤为:1)PCR扩增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为20ul,提取各待测水稻单株的总DNA,依据与目标基因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设计正向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NO:5,SEQ ID NO:7,SEQ ID NO:9,SEQ ID NO:11所示,其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序列表SEQ IDNO:2,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SEQ ID NO:10,SEQ ID NO:12所示,各0.25um,Taq DNA聚合酶1U,dATP,dTTP,dCTP,dGTP各0.1mM,Tris‑HCl(pH8.0)和KCl各10mM,以及MgCl2各2mM;2)PCR反应程序:94℃变性4分钟后进入PCR循环扩增,循环扩增包括94℃变性30秒,58℃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共三步,共循环运行30~34次,最后在72℃延伸10分钟后,25℃保温4分钟3)PCR产物检测:采用如下步骤对PCR产物进行检测:a)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点样后,在250V直流电压电泳23~34分钟,溴化乙啶染色约1个小时左右后置于紫外灯下,读取各样品的PCR带型;或b)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上样后,在90W的恒定功率下电泳2~4个小时,揭下凝胶,通过银染的方法:用AgNO3溶液染色10分钟后在含有1%的甲醛的NaOH溶液中显色8~10分钟,读取各样品的PCR带型,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各样品的分子标记基因型,从而判断出目标QTL的基因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7986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