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7031.3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健 |
主分类号: | B60R21/08 | 分类号: | B60R21/08;B60R21/38;B62D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001 贵州省六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技术方案“碰撞转移、阻挡反射、溃烂吸能、加固乘员舱”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汽车前舱盖资源,通过对现有汽车前舱盖进行挖潜改造、赋予其新功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同步完成:碰撞部位转移、分解转移吸收耗散碰撞能量;增大碰撞接触面积、延长碰撞接触时间;建立碰撞拦截缓冲保护区、弹性网拦截包裹;构建乘员舱外保护层等系列功能,形成一个对行人、车上人员主动式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对行人、车上人员更有效保护的一种方法。实施本技术方案的主要装置包括前舱盖(1)、前舱盖(2)、拦截缓冲保护区(3)和乘员舱外保护层(4)四部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领域 中的 安全 防护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技术方案“碰撞转移、阻挡反射、溃烂吸能、加固乘员舱”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汽车前舱盖资源,通过对现有汽车前舱盖进行挖潜改造,赋予其新功能__在发生碰撞时构建对行人、车上人员主动式安全防护体系,实施更有效保护的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实施本技术方案的主要装置包括:前舱盖(1)、前舱盖(2)、拦截缓冲保护区(3)和乘员舱外保护层(4)四部分;一、前舱盖(1)、前舱盖(2)分别为前段和后段组成复合式汽车前舱盖前舱盖(1)前端通过连接铰链(1.1)与车体前舱前端连接,前舱盖(1)锁(1.2)两端分别安装在前舱盖(1)后端和前舱盖(2)前端;前舱盖(2)前端两侧通过安装在汽车前舱上部的前舱盖(2)后移导轨(2.1)与车体前舱连接,前舱盖(2)后端通过固定锁片(2.2)固定在车体前舱后部上端;前舱盖(1)内设置有:前舱盖(1)弹出撑杆(1.3),弹出撑杆(1.3)上端与前舱盖(1)连接、下端连接在汽车前舱上;带止回功能的推动杆(1.4),推动杆(1.4)前端与前舱盖(1)连接,推动杆(1.4)后端设置有连接锁(1.5),自带弹射装置的拦截网(1.6);二、装置启动后后端向上弹出展开的前舱盖(1)与前舱盖(2)、前挡风玻璃形成一个凹型结构,并与在其间展开的拦截网(1.6)共同构成拦截缓冲保护区(3);三、装置启动后前舱盖(2)通过前舱盖(2)后移导轨(2.1)后移、弹出 展开附着紧扣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前形成乘员舱外保护层(4);本技术方案中的复合式汽车前舱盖采取半幅后弹开启结构,即保证了平时开启前舱盖需要,同时还可避免现行前端全幅开启前舱盖结构,在车辆行驶中非正常打开遮挡驾驶者视线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技术方案对行人、车上人员保护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国际公认的数据表明:行人在受到汽车正向碰撞时,汽车前舱盖中部后部、前挡风玻璃、A柱是行人头部主要撞击点,也是行人受到深度伤害的主要碰撞部位;当安装有本装置的车辆以一定速度前进撞击(即将撞击)到前方物体的瞬间,利用现有技术触发带止回功能的推动杆(1.4)启动,向后弹出猛烈撞击前舱盖(2),促使前舱盖(2)后端固定锁片(2.2)断裂脱落,前舱盖(2)沿着后移导轨(2.1)后移,前舱盖(1)锁(1.2)打开,弹出撑杆(1.3)推动前舱盖(1)后端向上弹起;同时触发自带弹射装置的拦截网(1.6)弹出,展开在弹起的前舱盖(1)后前舱盖(2)上方;半幅尺寸的前舱盖(1)后端向上弹起,人体头部以下部位首先撞击到弹起的前舱盖(1),行人受到车撞击的部位从头部向头部以下人体部位转移,行人头部不直接撞击到前舱盖、前挡风玻璃、A柱等区域,保护了人体头部;同时人体和车体的撞击接触面积增大,减小了行人被撞击部位单位面积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减轻受到的伤害程度;根据力学原理:利用前舱盖(1)弹起形成的斜面坡度分解、转移撞击能量,减轻行人受到的碰撞冲击力量;弹性打开的前舱盖(1)碰撞到时行人弹性回缩,吸收耗散撞击能量、延长碰撞接触时间,减轻行人受到的伤害程度;后端向上弹出的前舱盖(1)弹起打开后,前舱盖(1)与前舱盖(2)及前挡风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凹形空间,同时自带弹射装置的拦截网(1.6)弹出,构成行人被动到此处的拦截缓冲保护区(3),弹性结构的拦截网将行人拦截包裹保护在其中,避免行人再次受到碰撞和飞离车体受到伤害;当本车高速追尾碰撞到大型汽车及类似较高大的半悬空物体时,弹起的前舱盖(1)形成一个碰撞阻挡装置,反射、溃烂吸收碰撞能量;碰撞继续进行时前舱盖(1)被迫回位推动自带止回功能的推动杆(1.4)后移,推动杆(1.4)不能回缩,且通过后端设置的连接锁(1.5)与前舱盖(2)前端连接,推动前舱盖(2)沿导轨(2.1)后移,由于前舱盖(2)后端固定锁片(2.2)已经断裂脱落,前舱盖(2)后端上翘直至完全展开遮挡在前挡风玻璃、A柱前,形成一个紧扣附着乘员舱的外保护层(4),从而达到加固乘员舱,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健,未经唐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170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