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5234.4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王晓光;王宝冬;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26;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彭飞;林柏楠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气体吸附材料包括40-70重量%具有多孔表面的固体载体、25-50重量%在所述固体载体表面和孔道内加载和/或与其活性位点相结合的至少一种树状大分子胺源、和1-10重量%用于修饰吸附材料表面和孔道的小分子胺源,其中,在加载树状大分子胺源后和/或与树状大分子胺源结合后的固体载体表面和孔道内加载所述小分子胺源,从而均匀地增加所述吸附材料上的胺部位、浓度、和活性,以便提高所述吸附材料吸附或捕获气体的能力和速率。本发明气体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优异,可用于在混合气或废气中分离和提纯特定气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气体吸附材料,包括:40‑70重量%具有多孔表面的固体载体;25‑50重量%在所述固体载体表面和孔道内加载和/或与其活性位点相结合的至少一种树状大分子胺源,其中,所述树状大分子胺源是由含有胺官能团的胺基单元和用于成几何倍增加胺官能团的支化单元经多步反应而得,并且所述胺基单元选自于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和/或三氨乙基胺,所述支化单元选自于丙烯腈、三聚氯氰、二异丙基乙胺、和/或丙烯酸甲酯;和1‑10重量%用于修饰所述吸附材料表面和孔道的小分子胺源,包括至少一种二元或多元链烷胺或芳族胺;其中,在加载树状大分子胺源后和/或与树状大分子胺源结合后的固体载体表面和孔道内加载所述小分子胺源,从而均匀地增加所述吸附材料上的胺部位、浓度和/或活性,以便提高所述吸附材料吸附或捕获气体的能力和/或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5523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