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导叶持环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0362.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根;蔡振铭;周辉峰;董桔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导叶持环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铣削方式粗加工堆焊平面槽,再采用车削方式精加工堆焊平面槽;2)根据内腔平面槽和抽汽槽的形状,通过数控程序加工内腔平面槽和抽汽槽;3)加工深盲孔;4)加工静叶槽。采用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后,使高压导叶持环的加工质量大大提高,直接提升了燃机联合循环机组效率,进而提高了发电效率;还有效地提高了零件的精度,保证了产品制造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使高压导叶持环在高温、高速、冲击和震动的条件下工作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同时又能使材料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成本大幅度下降。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导叶持环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高压导叶持环加工工艺,所述高压导叶持环包括内腔,所述内腔包括一个大内腔(1)和与所述大内腔(1)连接的小内腔(2),所述大内腔(1)与所述小内腔(2)的轴线重合,所述大内腔(1)的内径大于所述小内腔(2)的内径;所述大内腔(1)的外端面设有水平向内的盲深孔(3);所述大内腔(1)的外端面还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堆焊平面槽(4);所述大内腔(1)和所述小内腔(2)之间设有一内腔平面槽(5),所述内腔平面槽(5)的底部垂直于所述大内腔(1)的轴线,所述内腔平面槽(5)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大内腔(1)的腔壁和所述小内腔(2)的腔壁连接;所述小内腔(2)的腔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抽汽槽(6);所述内腔的腔壁上分布有多条沿周向延伸的静叶槽(7);该加工工艺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铣削方式粗加工所述堆焊平面槽(4),再采用车削方式精加工所述堆焊平面槽(4);2)根据所述内腔平面槽(5)和所述抽汽槽(6)的形状,通过数控程序加工所述内腔平面槽(5)和所述抽汽槽(6);3)加工所述深盲孔(3);4)加工所述静叶槽(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3036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