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团聚的霍乱毒素的生物传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6434.9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蒋健晖;楚霞;唐丽娟;俞汝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4 | 分类号: | G01N33/544;G01N21/65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分析霍乱毒素的生物传感方法,制备了拉曼染料修饰的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的金纳米颗粒探针,选用功能化磷脂,即头端修饰巯基的磷脂,它能共价结合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使金纳米颗粒探针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霍乱毒素B亚单元(CTB)与多个受体GM1分子特异性结合,导致包裹有GM1分子的金纳米颗粒团聚,表面等离子体发生耦合作用,实现了高灵敏的SERS检测。同时,该方法会产生光吸收性质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比色法进行检测。操作步骤简单、快速,不需要对底物进行任何标记,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有望成为有用的检测与鉴定霍乱毒素的技术手段,对于食品安全监测以及控制和预防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磷脂 分子 包裹 纳米 颗粒 团聚 霍乱 毒素 生物 传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团聚的霍乱毒素的生物传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其中,磷脂双分子层膜由GM1分子与磷脂分子共同形成;(2)CTB与受体GM1特异性结合反应;(3)产物溶液的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643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