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混合焊接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5335.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成磊;王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学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24;B23K9/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交直流混合焊接方法及装置,它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它采用两组钨电极,第一前钨极(14-1)和第二前钨极(14-2)错开排列,接交流焊接电源,利用交流电弧的阴极清理作用清除合金表面致密的高熔点氧化膜,后钨极(13)接直流焊接电源,采用直流正接接法,利用较大功率的焊接电弧,提高焊接熔深和速度。它只需1台普通的交流和1台普通的直流TIG焊机即可完成工作,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而设备本身的成本尚不到1台变极性TIG焊接电源的一半,是一种低成本、优质高效的焊接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混合 焊接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交直流混合焊接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后枪体(1)、冷却水套(2)、冷却水进孔(3)、冷却水腔(4)、绝缘套(5)、冷却水出孔(6)保护气管(7)、前枪体(8)、保护罩(9)、气筛(10)、后钨极夹(11)、前钨极夹(12)、后钨极(13)、第一前钨极(14‑1)、第二前钨极(14‑2)、后焊接电弧(15)、前焊接电弧(16);两个冷却水套(2)分别设置在后枪体(1)的两侧,冷却水套(2)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孔(3),且冷却水套(2)的内壁与后枪体(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4),冷却水套(2)的外侧下部设置有绝缘套(5),前枪体(8)设置在后枪体(1)的右侧,且前枪体(8)的两侧下部设置有绝缘套(5),后钨极夹(11)设置在后枪体(1)的下部,且后钨极夹(11)的上端固定在后枪体(1)中,后钨极(13)固定在后钨极夹(11)的内部,且后钨极(13)的下端连接有后焊接电弧(15),前钨极夹(12)设置在前枪体(8)的下部,且前钨极夹(12)的上端固定在前枪体(8)上,第一前钨极(14‑1)固定在前钨极夹(12)的内部,且第一前钨极(14‑1)的下端连接有前焊接电弧(16),第二前钨极(14‑2)设置在第一前钨极(14‑1)的右侧,且第二前钨极(14‑2)的下端与前焊接电弧(16)连接,保护罩(9)设置在后枪体(1)和前枪体(8)的中部,气筛(10)设置在保护罩(9)上表面的下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学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学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53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一体化黑板
- 下一篇: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