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产生Ⅲ型干扰素-λ1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4286.0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应;吴建国;李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12N15/24;C12N15/70;C07K14/54;C12R1/9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产生Ⅲ型干扰素-λ1的方法。用合适浓度的原核表达纯化的人白介素-32作为诱导剂,在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其衍生的细胞系的细胞模型中,诱导表达干扰素-λ1。刺激适当的时间后,该细胞的培养体系中会快速地、特异性地表达产生大量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干扰素-λ1。所产生的天然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产生 干扰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诱导产生IFN‑λ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表达纯化的人源重组白介素‑32蛋白作为诱导剂,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其衍生的细胞系用于产生干扰素‑λ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428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