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16233.6 申请日: 201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2524166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杨富亿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代理人: 马守忠
地址: 130021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方法,包括胚胎发育池、蝌蚪发育池、晒水池与废水回收池的建造、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的确定与调配、适宜水温的调节和废水回收与再利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野外生态封沟的养殖林蛙种群中雌性数量的比例为62.75%,比自然林蛙种群中雌性数量的比例提高了19.56%,雌性林蛙的年平均回捕数量提高69.98%,每年回捕的养殖林蛙种群中雌性数量的比例平均为65.68%。为林蛙产业化高效养殖的重要技术。
搜索关键词: 提高 野外 养殖 种群 雌性 数量 方法
【主权项】:
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和条件如下:I.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胚胎发育池、蝌蚪发育池、晒水池和废水回收池的建造方法如下:(1)胚胎发育池的建造方法: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胚胎发育池的建造方法,其长度6~8m,宽度3~4m,呈东西走向,底部由传统的“锅底坑形”改为“一面坡形”,坡降4°~5°,使水深50~60cm的面积占底部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40%,水深3~10cm的面积占底部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70%;(2)蝌蚪发育池的建造方法: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蝌蚪发育池的建造方法,其长度10~15m,宽度5~8m,呈东西走向,底部由传统的“锅底坑形”改为“一面坡形”,坡降6°~8°,使水深70~80cm的面积占底部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70%,水深10~20cm的面积占底部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40%;(3)废水回收池的建造方法: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废水回收池的建造方法,其位置选择在胚胎发育池和蝌蚪发育池的附近平坦地带,确保胚胎发育池和蝌蚪发育池的废水方便地排入,其长度30~50m,宽度20~40m,可蓄水深度1.2~1.5m,池底和四壁铺衬塑料布;废水回收池的面积为胚胎发育池和蝌蚪发育池面积之和的2~3倍;(4)晒水池的建造方法:提高野外养殖林蛙种群雌性数量的晒水池的建造方法,其位置选择在靠近胚胎发育池和蝌蚪发育池的背风朝阳处,确保晒水池中的水能够顺利进入胚胎发育池和蝌蚪发育池中,其长度25~30m,宽度15~20m,可蓄水深度1.0~1.2m,池底和四壁铺衬塑料布;晒水池的面积为胚胎发育池和蝌蚪发育池面积之和的3~5倍;II.水质测试分析:对林蛙养殖区的水源水质进行测试分析,测试项目包括:pH值、盐度g/m3、碱度mol/m3、H2CO3与Ca2+、Mg2+、Na+、K+的浓度mol/m3、Ca2++Mg2+的总浓度g/m3、Ca2+/Mg2+比值及Na+/K+比值;III.确定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根据已取得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对林蛙胚胎发育与蝌蚪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成果,确定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1)确定胚胎发育前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胚胎发育池中,从受精卵投放到卵粒弯曲为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前期所需要的指标为:pH值为6.74,盐度为1163.6g/m3,碱度为1.372mol/m3,H2CO3的浓度为1.849mol/m3,Ca2+/Mg2+比值为0.197,Ca2++Mg2+的总浓度为83.3mol/m3,Na+/K+比值为118;(2)确定胚胎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胚胎发育池中,从卵粒弯曲到蝌蚪出膜为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指标为:pH值为7.26,盐度为1517.9g/m3,碱度为1.867mol/m3,H2CO3的浓度为2.095mol/m3,Ca2+/Mg2+比值为0.248,Ca2++Mg2+的总浓度为129.4mol/m3,Na+/K+比值为109;(3)确定蝌蚪发育前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蝌蚪发育池中,从刚出膜的蝌蚪发育到25日龄为蝌蚪发育前期;蝌蚪发育前期所需要的指标为:pH值为7.50,盐度为1376.2g/m3,碱度为1.529mol/m3,H2CO3的浓度为1.636mol/m3,Ca2+/Mg2+比值为0.286,Ca2++Mg2+的总浓度为 147.3mol/m3,Na+/K+比值为96;(4)确定蝌蚪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蝌蚪发育池中,从25日龄的蝌蚪到变态结束为蝌蚪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指标为:pH值为7.00,盐度为1000g/m3,碱度为1.500mol/m3,H2CO3的浓度为1.830mol/m3,Ca2+/Mg2+比值为0.300,Ca2++Mg2+的总浓度为150.0mol/m3,Na+/K+比值为43;IV.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的调配方法:a.根据步骤II水质测试分析的林蛙养殖区水源水的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为调配标准的基础值;b.调配方法:分别向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的池塘中加入林蛙养殖区的水源水,加入的数量使池底部深水区的水深达到20~30cm;胚胎发育池在投放林蛙受精卵前24h,蝌蚪发育池在投放蝌蚪前48h均调整好池水深度,封闭进、排水口,准确计算池水的体积数量,根据步骤II水质测试分析的结果,用喷雾器向池水中均匀喷洒预先溶解并稀释50倍的工业CaCl2、MgCl2、NaCl、KCl和NaHCO3;各种物质有效成分的添加量近似地按下列公式计算:c1=dr1/(40.08r1+24.305)‑(c10‑r1c20)/(1.6491r1+1);c2=d/(40.08r1+24.305)+(c10‑r1c20)/(r1+0.6064);c5=c‑c0;WCaCl2=dr1/(0.3617r1+0.2184)‑(c10‑r1c20)/(0.0149r1+0.009);WMgCl2=d/(0.42r1+0.256)+(c10‑r1c20)/(0.0105r1+0.0064);WNaCl=r2[(s‑s0)/(r2+1.2764)‑(1.4887c1+1.2771c2+1.1268c5‑c40)/(0.0134r2+0.0171)]‑(c5+c30‑r2c40)/(0.0134r2+0.0171);WKCl=(s‑s0)/(0.7839r2+1)+(c30‑r2c40)/(0.0134r2+0.0171)‑(4.3416c1+3.7245c2+c5)/(0.0307r2+0.0391);WNaHCO3=84.006(c‑c0);式中,c1、c2和c5分别为添加工业CaCl2、MgCl2和NaHCO3有效成分的摩尔数量mol/m3;WCaCl2、WMgCl2、WNaCl、WKCl和WNaHCO3分别为添加工业CaCl2、MgCl2、NaCl、KCl和NaHCO3有效成分的质量数量g/m3;s0、c0、c10、c20、c30和c40分别为林蛙养殖区水源水的盐度g/m3和H2C03、Ca2+、Mg2+、Na+、K+的浓度mol/m3;s、c、d、r1、r2分别为步骤III确定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水环境盐度g/m3、H2CO3的浓度 mol/m3、Ca2++Mg2+的总浓度g/m3、Ca2+/Mg2+比值和Na+/K+比值;V.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水环境温度的调节方法:为了达到与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的优化调配相适应,以便更有益于林蛙雌性诱导和胚胎与蝌蚪良性发育,分别在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通过采用不同的灌水方式来调控水量的方法,进行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温度的调节;(1)胚胎发育前期所需要的水环境温度的调节方法:胚胎发育前期所需的水环境温度的值为16~18℃,通过封闭式灌水方法进行水环境温度的调节,即将晒水池中已经过曝晒升温的水源水一次性加入到胚胎发育前期的池塘中,当注水量达到浅水区水深3~5cm,深水区水深40~50cm时,停止注水,并关闭进水口,使现有水位保持3~7天,然后换掉;水位保持期间,根据水量的损失情况,随时直接补充未经过曝晒升温的水源水;(2)胚胎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温度的调节方法:胚胎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温度的值为19~21℃,通过半封闭式灌水方法进行水环境温度的调节,即在保持胚胎发育后期的池塘进水口开放1/10的条件下,让晒水池中已经过曝晒升温的水源水自流进入胚胎发育后期的池塘中,当胚胎发育后期的池塘中浅水区水深达到5~10cm,深水区水深达到50~60cm时,关闭进水口,保持该水位持续3~5天,然后换掉;水位保持期间,根据水量的损失情况,随时直接补充未经过曝晒升温的水源水;(3)蝌蚪发育前期所需要的水环境温度的调节方法:蝌蚪发育前期所需的水环境温度的值为22~24℃,通过半开放式灌水方法进行水环境适宜温度的调节,即将晒水池中已经过曝晒升温的水源水一次性注入蝌蚪发育前期的池塘中,当浅水区水深达到10~15cm,深水区水深达到60~70cm时,停止注水,并保持该水位2~3天,然后将进水口开放至1/10,同时将出水口打开至1/5,使池水保持一定的交换量;蝌蚪发育前期池塘水量的交换标准为:当池中浅水区的最高处水深达到3cm时,即以进水口开放至1/2,出水口开放至1/5的速度向池中灌水,灌水的数量以池中浅水区水深达到15~20cm,深水区水深达到70~80cm为标准,达到此标准即关闭进、出水口,保持该水位持续2~3天,再进入下一轮的水量交换;水位保持期间,根据水量的损失情况,随时直接补充水源水;(4)蝌蚪发育后期所需要的水环境温度的调节方法:蝌蚪发育后期所需的水环境温度的值为22~24℃,通过开放式灌水方法进行水环境温度的调节,即将晒水池中已经过曝晒升温的水源水一次性注入蝌蚪发育后期的池塘中,当浅水区的水深达到10~20cm,深水区的水深达到70~80cm时,停止注水,并保持该水位1~2天,然后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开放至1/5,直接利用水源水进行池水的连续交换,水量交换持续到蝌蚪变态结束;VI.灌水后所需要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的调配方法:a.把步骤III确定的值,作为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每次灌水后所需要的水环境pH值、盐度、碱度、H2CO3的浓度、Ca2+/Mg2+比值、Ca2++Mg2+的总浓度及Na+/K+比值的指标值;b.按步骤IV所述的调配方法调配;VII.废水的净化与再利用:a.废水的净化:胚胎发育前期、胚胎发育后期、蝌蚪发育前期和蝌蚪发育后期池塘排出的废水直接进入废水回收池中,并通过栽培漂浮性水生植物进行生物法净化处理;漂浮性水生植物优选水葫芦;b.废水的再利用:下一年胚胎发育期间,将废水回收池中已经过生物法净化处理过的废水再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投入量为1~2g/m3水体, 取其澄清水作为胚胎发育前期的池塘补充用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162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