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649.8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春;武瑞宏;王世君;周东卫;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建设期间的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可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但在运营期间的结构变形监测运用中却存在很多适用性问题。本发明按两级布设基准点、变形监测点和特征断面点;进行严密约束平差计算出基准点、各变形监测点和特征断面点的高程;对于变形监测点发生破坏或丢失情况对其高差实测值进行断高修复,消除断高导致的高差值突变误差;计算相邻变形监测点之间的实测高差,直接采用实测高差对相邻变形监测点进行差异变形分析,计算线路本期附加坡度、累积附加坡度、坡度差和累计坡度差。本发明更适用于运营维护阶段的变形监测,减少外业观测工作量,精确直观的反映差异变形量,为铁路安全运营提出综合性的意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运营 维护 阶段 结构 变形 观测 数据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变形监测网按基准点、变形监测点进行两级布网,沿铁路线路走向布设基准点,在桥梁墩台、隧道以及涵洞处布设变形监测点,在路基段、过渡段以及存在较大差异沉降的桥梁地段布设特征断面点;步骤二:观测基准点、各变形监测点和特征断面点,进行严密约束平差计算出基准点、各变形监测点和特征断面点的的高程;步骤三:对于变形监测点发生破坏或丢失情况对其高差实测值进行断高修复,消除断高导致的高差值突变误差,使其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步骤四:计算相邻变形监测点之间的实测高差,并直接采用实测高差对相邻变形监测点进行差异变形分析,利用实测高差计算线路本期附加坡度及其累积附加坡度,根据各附加坡度计算出本期坡度差和累计坡度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56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