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辙叉用合金钢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6790.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桂林;张宝华;奚正玉;王次才;王飞;汪赵艳;钱正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山桥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06;C21C7/10;C21C7/072;C21D9/04;C21D1/26;C21D1/18;C21D11/00;C22C38/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辙叉用合金钢的制作工艺,包括冶炼、浇铸、锻造及热处理;由该制作工艺制作的合金钢制作的轨道辙叉的抗拉强度和低温冲击等性能远好于高锰钢,轨道辙叉的使用寿命能大大提高,无需频繁更换,能大大降低轨道运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辙叉 合金钢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轨道辙叉用合金钢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浇铸‑锻造‑热处理;具体为:(1)冶炼冶炼分为粗炼、精炼及真空脱气三个工序;粗炼:采用电弧炉,向电弧炉内加入生铁、废钢、增碳剂、碳化硅;采用光谱分析仪对钢水成分进行控制,电弧炉钢水熔清时C>0.50%,如C含量不符合该成分要求,向电弧炉内加入C,直至C>0.50%,控制钢水温度在1560℃以上,炉渣流动性良好时吹氧去磷脱碳,氧化完毕时C含量为0.1‑0.13%,P≤0.012%,达到此成分要求时对钢水进行扒渣;氧化渣被扒除后向钢水中加入预脱氧剂脱氧,加入1‑1.5%倍钢水重量的稀薄渣料,进行还原反应,调整钢水内合金成分,控制各合金成分至其范围下限,钢水温度在1680‑1700℃出钢;精炼:采用电弧炉,向钢水内加入精炼渣料,采用光谱分析仪对钢水成分进行控制,控制各合金成分至其范围中限,钢水温度在1700‑1710℃时停止精炼;出钢后向钢水内加入生铁、铬铁、钼铁、中碳锰铁、高碳锰铁、硅铁及电解镍,然后钢水进入真空炉内真空脱气;真空脱气:采用真空炉,真空脱气处理18~20分钟,计时开始时间控制在5‑6分钟,处理过程吹氩,真空脱气后向钢水中加入铝,加入稀土合金Ce;根据光谱分析结果,当碳含量不足时喂碳,控制钢水C及各合金成份在范围内,出钢温度在1575‑1585℃;(2)浇铸钢水温度在1560‑1565℃时开始浇注;(3)锻造锻造后的坯料体积为锻造前坯料体积的95~97%;(4)热处理热处理分为三步,分为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采用电炉,采用PLC自动控温燃气方式加热及保温;退火;首先对(3)处理后的坯料升温至680~700℃,保温2~2.5小时;再升温至880~900℃,保温4.5~5小时;降温至280~300℃,保温5.5~6小时;淬火;将退火处理后的坯料升温至900~920℃,然后取出坯料,悬挂自然冷却;回火;将淬火处理后的坯料升温至330~350℃,保温5.5~6小时后,取出坯料自然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山桥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山桥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679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