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技术的单入口-双出口孔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1944.8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超;张魏;吴冬;彭大维;王成军;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F02C7/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应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技术的单入口-双出口孔结构,包括涡轮叶片和处于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孔入口、主圆柱孔和次圆柱孔。主圆柱孔中心轴线和涡轮叶片壁面夹角为20度到60度,次圆柱孔处于主圆柱孔的内壁上,与主圆柱孔相交,次圆柱孔的直径小于主圆柱孔的直径。次圆柱孔中心轴线与涡轮叶片壁面夹角大于主圆柱孔中心轴线和涡轮叶片壁面夹角,为30度到90度。主圆柱孔中轴线在涡轮叶片表面投影和次圆柱孔中轴线在涡轮叶片表面投影的夹角(即次孔方位角)为30度到90度之间。次圆柱孔轴线和主圆柱孔轴线的交点到气膜孔入口中心的距离L是主圆柱孔直径的1~1.5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隔热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涡轮 叶片 冷却 技术 入口 出口 结构 | ||
【主权项】:
1.应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技术的单入口-双出口孔结构,包括涡轮叶片和处于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孔入口和主圆柱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涡轮叶片上的和次圆柱孔,主圆柱孔中心轴线和涡轮叶片壁面夹角为20度到60度,次圆柱孔处于主圆柱孔的内壁上,与主圆柱孔相交,次圆柱孔的直径小于主圆柱孔的直径;次圆柱孔中心轴线与涡轮叶片壁面夹角大于主圆柱孔中心轴线和涡轮叶片壁面夹角,为30度到90度;主圆柱孔中轴线在涡轮叶片表面投影和次圆柱孔中轴线在涡轮叶片表面投影的夹角为30度到90度之间;次圆柱孔轴线和主圆柱孔轴线的交点到气膜孔入口中心的距离L是主圆柱孔直径的1~1.5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未经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14194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动式直流接触器
- 下一篇:司机控制器用直动式警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