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早期生命阶段的高通量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8511.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斌;谭卓威;杜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针对鱼类早期生命阶段的高通量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属于环境检测和评价技术范畴。通过开发毒性测试的重组稀释溶液,探讨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鱼对毒性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数量的受试生物、不同暴露容器等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实现了仔鱼急性毒性测试的高通量。该方法简便、经济、快速、灵敏,对实验操作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便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早期 生命 阶段 通量 急性 毒性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针对鱼类早期生命阶段的高通量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属于环境检测和评价技术范畴。通过开发毒性测试的重组稀释溶液,探讨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鱼对毒性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数量的受试生物、不同暴露容器等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实现了仔鱼急性毒性测试的高通量。该方法简便、经济、快速,对实验操作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便于推广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85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转炉溅渣护炉效果的镁碳球
- 下一篇:脱模膜及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