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等离子体裂解煤过程的淬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9551.2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潮洪;王鹏;邓国安;任其龙;陈新志;吴忠标;陈丰秋;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1/24 | 分类号: | C07C1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裂解煤过程的淬冷系统。它包括裂解气入口,淬冷器本体,淬冷器内芯,淬冷器内芯支柱,淬冷装置筒体,淬冷器内芯雾化装置,淬冷器本体雾化装置,裂解气出口,淬冷剂入口管,淬冷剂通道,淬冷气进口管,淬冷气通道。该淬冷装置为环隙式,淬冷器本体的内壁与淬冷器内芯均为锥形,构成一环形通道,且内芯顶端密封,裂解气只能从该环形通道流过;分别在淬冷器内芯与淬冷器本体上安装淬冷剂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可以采用单介质喷嘴、双介质喷嘴或集成式雾化装置。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等离子体裂解煤淬冷过程中淬冷剂无法到达裂解气中心区域所导致的乙炔收率降低的问题,且放大效应较小。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等离子体 裂解 过程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等离子体裂解煤过程的淬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裂解气入口(1)、淬冷器本体(2)、淬冷器内芯(3)、淬冷装置筒体(4)、淬冷器内芯支柱(5)、淬冷器内芯雾化装置(6)、淬冷器本体雾化装置(7)、裂解气出口(8)、本体淬冷剂入口管(9)、内芯淬冷剂入口管(10)、第一淬冷剂通道(11)、第二淬冷剂通道(12)、环隙(13)、支柱内管(15)、空腔(17);淬冷装置筒体(4)上端设有淬冷器本体(2),淬冷装置筒体(4)内设有淬冷器内芯支柱(5),淬冷器内芯支柱(5)内设有环隙(13),淬冷器内芯支柱(5)下端对称设有两根内芯淬冷剂入口管(10),并与环隙(13)相通,淬冷器内芯支柱(5)上端设有淬冷器内芯(3),淬冷器内芯(3)为锥体,淬冷器内芯(3)顶端及锥面上设有淬冷器内芯雾化装置(6),淬冷器内芯(3)内设有第二淬冷剂通道(12),并与环隙(13)相通,淬冷器本体(2)包括裂解气入口(1)、淬冷器本体雾化装置(7)、本体淬冷剂入口管(9)、第一淬冷剂通道(11),淬冷器本体(2)上端设有裂解气入口(1),淬冷器本体(2)内壁为锥形,并与淬冷器内芯(3)之间形成一环形通道,淬冷器本体(2)内壁设有雾化装置(7),淬冷器本体(2)内设有第一淬冷剂通道(11),并与雾化装置(7)相通,淬冷器本体(2)外壁对称设有两根本体淬冷剂入口管(9),并与第一淬冷剂通道(11)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95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