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维介孔孔道的超顺磁性二氧化硅介孔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8999.3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朝;王锋;郭晨;安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无机介孔材料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三维介孔孔道的超顺磁性二氧化硅介孔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超顺磁性二氧化硅介孔纳米颗粒,该颗粒具有三维蠕虫状介孔孔道,该颗粒的孔径范围是2~30nm,该颗粒的孔体积在0.823~2.996m3/g范围,该颗粒的比表面积在400~850m2/g范围,该颗粒的粒径在100~400nm范围,该颗粒能够为进入孔道的客体分子提供较大的储藏容量,三维蠕虫状介孔孔道,其改善了介孔材料孔道表面反应位点的亲和性,提高了其在参与反应中的活性,超顺磁性,可以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方便有效的控制和分离,制备工艺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维 孔道 顺磁性 二氧化硅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具有三维介孔孔道的超顺磁性二氧化硅介孔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介孔纳米颗粒具有三维蠕虫状介孔孔道,所述二氧化硅介孔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400nm,比表面积为400~850m2/g,其中,所述三维蠕虫状介孔孔道的孔径范围为2~30nm,孔体积范围为0.823~2.996m3/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899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军团菌的活菌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香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