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机电器件中纳米间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876.0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梅;刘毅;李博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87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机电器件中纳米间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硅基材上形成一半硬掩膜图形,然后淀积纳米厚度的多晶硅,在第一半硬掩膜侧面形成多晶硅侧壁,再在多晶硅侧壁的另一侧形成第二半硬掩膜,最后利用各向异性刻蚀对硅和硬掩膜的高刻蚀选择比刻蚀硅,刻蚀沿着夹在第一和第二半硬掩膜间的多晶硅侧壁进行,直至刻蚀硅基材至所需深度,形成纳米间隙。本发明提出的纳米间隙制作工艺简单、可靠,可应用于多种微纳机电器件的制备,例如纳隙电容式谐振器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器件 纳米 间隙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纳机电器件中纳米间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硅基材上生长或淀积第一硬介质膜,光刻定义纳米间隙的位置,通过刻蚀或湿法腐蚀去除部分第一硬介质膜,形成位于纳米间隙一侧的第一半硬掩膜;2)在硅基材和第一半硬掩膜上淀积多晶硅,多晶硅层的厚度决定了纳米间隙的宽度;3)在多晶硅层上淀积第二硬介质膜,并化学机械抛光第二硬介质膜至多晶硅界面,形成位于纳米间隙另一侧的第二半硬掩膜;4)各向异性刻蚀硅,刻蚀沿着夹在第一和第二半硬掩膜间的多晶硅侧壁进行,直至刻蚀硅基材至所需深度,形成纳米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38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