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0378.0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哈沙德·库马尔·德哈玛施·汉斯莱特·布哈德夏;卡洛斯·加西亚-马特奥;彼得·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国国防部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1D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英国威***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贝氏体钢,所述超级贝氏体钢包含了90%~50%的贝氏体,剩余的是奥氏体,其中过量的碳以超过平衡浓度的浓度保留在贝氏体铁素体中;也有部分碳分配至残余奥氏体中。此类贝氏体钢具有非常细的贝氏体薄片(厚度为100nm以下)。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超级贝氏体钢”来描述此类钢。特别地,本发明讨论了改变锰含量对获得较快的转变时间的影响,并由此在不存在贵合金材料的情况下实现较低的制造成本。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超级贝氏体钢包含:碳0.6%~1.1%,硅1.5%~2.0%,锰0.5%~1.8%,镍至多为3%,铬1.0%~1.5%,钼0.2%~0.5%,钒0.1%~0.2%,除偶存杂质之外余量的铁。特别地,注意到在锰含量为约1重量%时获得了优异的性能。本发明讨论了用于制造所述超级贝氏体钢的各种方法,但是一个特别有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钢从奥氏体得到足够快速的冷却,从而避免转变成珠光体;使所述钢在190℃~2500℃的温度转变为贝氏体。本发明讨论了改变相变温度对硬度的影响,并断定本发明可以提供非常硬的钢(>630HV)。还注意到,在最终转变成超级贝氏体钢之前,可以生产出适当的珠光体以用于进行切割、开孔和成型。 | ||
搜索关键词: | 贝氏体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超级贝氏体钢,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超级贝氏体钢包含:碳0.6%~1.1%,锰0.3%~1.8%,镍至多为3%,铬0.5%~1.5%,钼至多为0.5%,钒至多为0.2%,对于使贝氏体基本上不含碳化物而言足量的硅和/或铝,以及除偶存杂质之外余量的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国国防部,未经英国国防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303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