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4443.0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C04B35/46;H01G4/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樊建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电介质层(5)和内部电极层(7)交替层叠的电容器本体(1)、以及在该电容器本体(1)的露出上述内部电极层(7)的端面上设置的外部电极(3);夹持上述内部电极层(7)而配置在两侧的上述电介质层(5、5)彼此与部分地贯通上述内部电极层(7)而配置的电介质结合材料(8)一体地形成。上述电介质层(5)以主成分为钛酸钡的结晶相为主要的结晶相,该结晶相具有以立方晶系为主体的晶体结构,并且构成上述结晶相的晶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5~0.2μm,由含有钇、锰、镁、以及镱的电介质陶瓷形成。上述电介质结合材料(8)由含有与构成上述电介质层(5)的电介质陶瓷的主要的结晶相相同成分的电介质陶瓷形成。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 ||
【主权项】:
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电介质层和内部电极层交替层叠的电容器本体、以及在该电容器本体的露出上述内部电极层的端面上设置的外部电极,夹持上述内部电极层而配置在两侧的上述电介质层彼此与部分地贯通上述内部电极层而配置的电介质结合材料一体地形成,该层叠陶瓷电容器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层以主成分为钛酸钡的结晶相为主要的结晶相,该结晶相具有以立方晶系为主体的晶体结构,并且构成上述结晶相的晶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5~0.2μm,由含有钇、锰、镁、以及镱的电介质陶瓷形成,上述电介质结合材料由含有与构成上述电介质层的电介质陶瓷的主要的结晶相相同成分的电介质陶瓷形成,使上述层叠陶瓷电容器溶解于酸中而求出的元素的含量,相对于1摩尔钡,用YO3/2换算时钇为0.0014~0.03摩尔,用MnO换算时锰为0.0002~0.045摩尔,用MgO换算时镁为0.0075~0.04摩尔,用YbO3/2换算时镱为0.025~0.18摩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1444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加热的电水壶
- 下一篇:新型安全开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