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二氧化碳中分离一氧化碳——新能源的开发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6621.0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平清 |
主分类号: | C10J1/20 | 分类号: | C10J1/20;C01B31/18;B01D53/14;B01D53/18;C01B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从二氧化碳中分离一氧化碳——新能源的开发”涉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大气环境的保护技术。本发明直接从火力发电厂发电后排放的废气中来捕捉(收集)二氧化碳。在塔内装有填料的二氧化碳吸收塔内,我们采用高压水来吸收火力发电厂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塔底溶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高压水,通过管道将高压水送入到减压塔内,在减压塔内,溶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高压水被减压到常压,二氧化碳就从水中逸出,从减压塔的上出口流出减压塔,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水分离器,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内的水分,经常压泵的工作,不带水分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管道进入到干燥塔内,进一步干燥,最后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被送入到一氧化碳感应加热发生炉。这里所说的一氧化碳感应加热发生炉是一座用炉体外的感应线圈感应加热的加热炉,在一氧化碳感应加热发生炉内用灼热的焦炭来把二氧化碳全部还原成一氧化碳。在加热炉的顶部是一真空加焦炭斗。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分离 一氧化碳 新能源 开发 | ||
【主权项】:
本发明“从二氧化碳中分离一氧化碳--新能源的开发”涉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大气环境的保护技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总量,人们想到了捕捉(收集)二氧化碳、把它封存在地球的地下或海洋的深处。本发明“从二氧化碳中分离一氧化碳--新能源的开发”采用了新的方法来处理和开发利用二氧化碳这种有用的社会资源。不用再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地球的地下或海洋的深处。1:本发明“从二氧化碳中分离一氧化碳--新能源的开发”的特征是:直接从火力发电厂发电后排放的废气中来捕捉(收集)二氧化碳,当然,也可以从集中排放二氧化碳废气的其它行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中来收集,通过多座塔内装有填料的二氧化碳吸收塔从火力发电厂发电后排放的废气中来收集二氧化碳,用压力大于5个大气压的高压水来吸收压力也被提升到大于5个大气压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塔底溶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高压水通过管道将高压水送入到减压塔内,在减压塔内,溶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高压水被减压到常压,二氧化碳就从水中逸出,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塔的上出口流出减压塔,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水分离器,在水分离器内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内的水分,经常压泵的工作,不带水分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管道进入到干燥塔内,进一步干燥,最后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被送入到一氧化碳感应加热发生炉内,来实现还原反应;CO2+C=2CO的过程,而在减压塔内,溶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高压水被减压到常压,二氧化碳就从水中逸出,不再溶有二氧化碳的被减压到常压的水就可以循环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平清,未经刘平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66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