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降低交叉角和弯辊力的PC轧机工作辊辊型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5205.2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彭艳;刘宏民;徐利璞;王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21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针对PC轧机轧制特性,提供一种基于降低交叉角和弯辊力的PC轧机工作辊辊型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收集PC轧机设备参数与工艺参数;(b)收集典型带钢的轧制工艺参数;(c)设定工作辊的曲线方程;(d)优化计算出辊型曲线参数;(e)将辊型曲线参数代入工作辊的辊型曲线方程,得到优化后的工作辊辊型曲线方程。本发明所设计出的工作辊辊型曲线降低了交叉角与弯辊力,增加了轧机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辊的使用寿命,提高了PC轧机的板凸度控制能力,不仅保证了板形的质量要求,而且能够达到工业应用精度的要求。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任意机架的工作辊辊型曲线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降低 交叉 弯辊力 pc 轧机 工作 辊辊型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降低交叉角和弯辊力的PC轧机工作辊辊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收集PC轧机设备参数与工艺参数:包括工作辊辊身长度Lw、辊身直径Dw、辊颈直径Dwj、原始凸度曲线、弯辊缸距离Lwf、弯辊力Fw、弹性模量Ew、泊松比vw,辊系以外单片机座受力部件的刚度Kg,最大弯辊力Fwmax;(b)收集典型带钢的轧制工艺参数:带钢来料宽度B、厚度h、弹性模量E、泊松比v、轧制温度T、变形抗力σs,轧辊速度VR,前后平均张力σ1、σ0,交叉角θ,弯辊力Fw;(c)以C2i为辊型曲线参数和优化变量,设定工作辊的曲线方程为: D w ( y ) = D w - Σ i = 1 4 C 2 i ( 2 y L w ) 2 i 式中:Dw(y)-工作辊的辊型曲线分布值;y-距工作辊中部的距离;C2i-辊型曲线特征系数;(d)优化计算出辊型曲线参数,包括以下步骤:d1)给定初始曲线参数C2i;d2)计算典型规格产品的最佳交叉角θ0和最佳弯辊力Fw0;d3)计算出辊型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G(X);d4)判断Powell条件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调整辊型曲线参数,转到步骤d2),若成立,结束计算,输出最优辊型曲线参数;(e)将上述辊型曲线参数代入工作辊的辊型曲线方程,得到优化后的工作辊辊型曲线方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752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座椅限位器总成
- 下一篇:基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