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交联聚酰亚胺的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8260.5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浦鸿汀;潘海燕;常志宏;金明;杨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2/16;C08J5/22;C08J3/24;C08L101/06;C08L101/04;C08L7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交联聚酰亚胺的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具可交联基团的聚酰亚胺聚合物,将其与全氟磺酸树脂共混,在成膜过程中采用特定的方法使聚酰亚胺聚合物交联,形成具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膜,赋予复合膜良好的力学性能并具有较高的质子导电能力。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制备工艺可控性好,较传统的全氟磺酸膜相比,力学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联 聚酰亚胺 半互穿 网络 复合 质子 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可交联聚酰亚胺的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质子交换膜是在聚酰亚胺类聚合物链上引入双键基团或羧基、羟基等功能性基团,然后与全氟磺酸树脂的溶液共混,再使用含双键类单体或二乙二醇等能与羧基、羟基等功能性基团反应的单体作为交联剂使其交联,其原料组成包括:聚酰亚胺 1份,按重复单元摩尔数计全氟磺酸树脂 0.2-9份,按重复单元摩尔数计交联剂 0.1-1份,按摩尔数计催化剂 0-6份,按摩尔数计有机溶剂 100-480份,按摩尔数计引发剂 0-1份,按摩尔数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826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