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8696.8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宁;夏军;雷威;张晓兵;李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L3/00;B81B1/00;B8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流控制结构,在该结构的导电衬底(1)上设有介质层(2),在介质层(2)上设有疏液层(3),在疏液层(3)上的两侧设有两侧障壁(4),在两侧障壁(4)上设有顶端障壁(5);由疏液层(3)、两侧障壁(4)、顶端障壁(5)之间的空间构成流动腔体(7),微流体(6)位于流动腔体(7)中。介质层(2)的厚度沿着微流体(6)的流动方向逐渐递减。从而实现了微流体流向润湿性更强的一端。利用这种微流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电压对微流体的控制,从事实现电可控的微渠或微泵功能。它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结构 | ||
【主权项】:
1. 一种微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在该结构的导电衬底(1)上设有介质层(2),在介质层(2)上设有疏液层(3),在疏液层(3)上的两侧设有两侧障壁(4),在两侧障壁(4)上设有顶端障壁(5);由疏液层(3)、两侧障壁(4)、顶端障壁(5)之间的空间构成流动腔体(7),微流体(6)位于流动腔体(7)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86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