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原位连续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套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772.3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林先贵;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G1/00;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于原位连续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套种方法:(1)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畦;(2)采集土样检测基本理化性质,根据测土配方法确定氮磷钾肥用量;(3)种植玉米和大豆套种、玉米和蓖麻套种、玉米和紫花苜蓿套种,或玉米和黑麦草套种;(4)种植20~30天后施肥;(5)90~120天后采收玉米穗并刈割地上部分,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刈割后留茬约20cm;(6)采收时采集土样检测降解后土壤15种多环芳烃降解率;(7)采收后在紫花苜蓿或者黑麦草行间继续种植玉米以连续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8)重复以上3~7步骤。本发明简单易行;既修复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又不影响农业生产,每年可实施2次,修复周期短;不产生二次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原位 连续 修复 芳烃 污染 农田 土壤 植物 套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原位连续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植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畦;(2).农田翻耕制畦后采集土样检测基本理化性质,根据测土配方法确定氮磷钾肥用量;(3).农田翻耕后种植玉米和大豆套种、玉米和蓖麻套种、玉米和紫花苜蓿套种,或玉米和黑麦草套种;(4).种植20~30天后施肥;(5).90~120天后采收玉米穗并刈割地上部分,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刈割后留茬约20cm;(6).采收时采集土样检测降解后土壤15种多环芳烃降解率;(7).采收后在紫花苜蓿或者黑麦草行间继续种植玉米以连续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8).秋季播种后重复以上3~7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77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