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舵扭杆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067.4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强;刘海涛;刘晓东;王斌;李强;贾成翔;程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空气舵扭杆加工工艺,扭杆生产流程为:机械加工->热处理->加温加荷->磁粉探伤->线切割->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角度检验->持久试验->角度检查->交付入库;其特征在于:其加工工作环境温度不低于25℃,加温加荷步骤,在工装上将扭杆扭转90度后固定,工件入炉温度不得超过30℃,随炉升温;在110-120℃情况下保持2-3小时后不马上出炉,随炉降至25-30℃后,出炉对工件卸载,使扭杆恢复原状,再对扭杆重新扭转90度安装固定,进炉随炉升温至110-120℃情况下保持1.5-2小时,产品不立即出炉,随炉降至25-30℃后,然后才出炉进行卸载,使扭杆恢复原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舵扭杆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空气舵扭杆加工工艺,扭杆生产流程为:机械加工->热处理->加温加荷->磁粉探伤->线切割->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角度检验->持久试验->角度检查->交付入库;其特征在于:其加工工作环境温度不低于25℃,加温加荷步骤,在工装上将扭杆按轴向扭转90度后固定,工件入炉温度不得超过30℃,随炉升温;在110-120℃情况下保持2-3小时后不马上出炉,随炉降至25-30℃后,出炉对工件卸载,使扭杆恢复原状,再对扭杆按轴向重新扭转90度安装固定,进炉随炉升温至110-120℃情况下保持1.5-2小时,产品不立即出炉,随炉降至25-30℃后,然后才出炉进行卸载,使扭杆恢复原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1106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车体型材模具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高效液压钙锭铣削机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