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361.9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滕守权;刘文浩;荣香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H7/16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62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包括一次接线端A、A1、X、树脂外壳、两个环形铁心、一、二号一、二次绕组、两个主绝缘、两个二次骨架;两个一次接线端A、X的下面设置有一、二号一、二次绕组,一、二号一、二次绕组分别位于外层和里层并分别同轴装设一、二号环形铁心,所述一次接线端A通过引线电缆与一号一次绕组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一次接线端A1相连接,同时与二号一次绕组的一端相连接,二号一次绕组的另一端与一次接线端X相连接;一次接线端A、A1、X,三个树脂伞柱和树脂外壳通过浇注构成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能承受1.58x√2倍电容器组的贮能放电,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宜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单相 放电 线圈 | ||
【主权项】:
1、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包括三个一次接线端A、A1、X、树脂外壳(3)及装设在树脂外壳(3)内的一、二号两个铁心(8)和(14)、一、二号一次绕组(4)和(10)、一、二号二次绕组(6)和(12)、一、二号主绝缘(5)、(11)和一、二号二次骨架(7)和(13);三个一次接线端A、A1、X设置在三个树脂伞柱(2)的顶端,树脂伞柱(2)设置在树脂外壳(3)的上部;上述两个一次接线端A、X的下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号一、二次绕组(4)、(6)和二号一、二次绕组(10)、(12),一号一、二次绕组(4)、(6)和二号一、二次绕组(10)、(12)分别对应缠绕在一号主绝缘(5)、一号二次骨架(7)和二号主绝缘(11)、二号二次骨架(13)上,一次接线端A、X对应的一号一、二次绕组(4)、(6)和二号一、二次绕组(10)、(12)分别位于外层和里层并同轴分别对应装设在一号铁心(8)和二号铁心(14)的心柱上;一次接线端A、X对应的一、二号二次绕组(6)和(12)分别通过引线与下端子盒(9)的二次端子相连接,下端子盒位于树脂外壳(3)的下部;树脂外壳(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接线端A通过引线电缆与一号一次绕组(4)的一端相连接,一号一次绕组(4)的另一端与一次接线端A1相连接,同时还与二号一次绕组(10)的一端相连接,二号一次绕组(10)的另一端与一次接线端X相连接;一次接线端A、A1、X,三个树脂伞柱(2)和树脂外壳(3)通过浇注构成一体式结构;一号一次绕组(4)的两端与一次接线端A和A1对应连接,与一号二次绕组(6)相对应的两端为a1、x1,二号一次绕组(10)的两端与一次接线端A1和X对应连接,二号二次绕组(12)相对应的两端为a2、x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23236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