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后搁脚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512.8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跃进;王松;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方 洪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摩托车后搁脚组合,在搁脚踏板上固定定位块,该定位块伸入“U”形搁脚支架的开口中,定位块连同搁脚踏板能绕铰接点相对于“U”形搁脚支架转动;在所述定位块其中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沉孔,该沉孔中从内往外安装弹簧和钢球,所述搁脚踏板转动到始、终两个极限位置时,所述钢球的小部分球身陷入“U”形搁脚支架上的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钢球与两个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结构,使搁脚踏板及定位块与“U”形搁脚支架之间总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保证对搁脚踏板定位可靠、保障搭乘者舒适感的同时,提高了搁脚踏板转动的灵活性,减小了扳动搁脚踏板的力度,并有效防止了“U”形搁脚支架的漆面因摩擦而被刮花。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后搁脚 组合 | ||
【主权项】:
1、一种摩托车后搁脚组合,包括搁脚踏板(1)和固定在车架上的“U”形搁脚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搁脚踏板(1)靠近“U”形搁脚支架(2)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3),该定位块(3)伸入“U”形搁脚支架(2)的开口中,且定位块(3)与“U”形搁脚支架(2)相铰接,定位块(3)连同搁脚踏板(1)能绕铰接点相对于“U”形搁脚支架(2)转动,并且搁脚踏板(1)的内端面与“U”形搁脚支架(2)的开口端之间、以及定位块(3)的两侧面与“U”形搁脚支架(2)相对应的内表面之间均具有间隙;在所述定位块(3)上开设有沉孔,该沉孔中从内往外安装弹簧(4)和钢球(5),钢球(5)在弹簧(4)的作用下抵靠在“U”形搁脚支架(2)上,所述搁脚踏板(1)转动到始、终两个极限位置时,所述钢球(5)的小部分球身陷入“U”形搁脚支架(2)上的定位孔(2a)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9951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具或网箱用发光网线
- 下一篇:废塑料瓶挤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