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纳米管/纳米线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146.6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毕见强;白玉俊;亓永新;朱慧灵;庞林林;王伟礼;韩福东;李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C01B33/033;B82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纳米管/纳米线的制备工艺,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步骤为:称量四氯化硅和过量锌粉,放入反应釜中,加热温度到450~550℃,并保温8~12小时,使反应物进行反应,冷却,反应产物经盐酸、离子水清洗、抽滤后,在50~60℃下烘干3~8小时,得到棕色或灰色粉末,即为硅纳米管/纳米线。本发明以四氯化硅作为硅源,以锌作为还原剂和金属溶剂,在锌的熔点以上,利用液态锌的浮力作用制备硅纳米管和纳米线,具有反应耗时短,产物纯度高,产率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硅纳米管/纳米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称取锌粉,量取液态四氯化硅,其中,锌粉质量与四氯化硅体积之比为2g∶1ml~6g∶1ml,然后装入反应釜中,封紧反应釜,在加热炉中加热到450~550℃左右,并保温8~12小时,使两种反应物之间发生如下反应:SiCl4+2Zn=Si+2ZnCl2,然后关闭加热炉,使反应釜在炉中自然冷却,冷却至室温;(2).用盐酸清洗冷却后的反应产物,然后抽滤,除去残余反应物;(3).用离子水清洗上述反应产物,然后抽滤,除去反应副产物;(4).将所得产物在50~60℃温度下烘干3~8小时后,得棕色或灰色粉末,即为硅纳米管/纳米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41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