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泄漏结构大模场双包层单模掺镱光纤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556.3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楼祺洪;李立波;周军;吴国华;董景星;魏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泄漏结构大模场双包层单模掺镱光纤,包括纤芯、内包层及外包层,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纤芯和内包层之间还有中间层和泄漏层,所述的纤芯是掺镱石英玻璃,所述的纤芯、中间层、泄漏层、内包层和外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3、n4、n5,且n5<n4<n2<n3=n1,所述的纤芯的半径为a,中间层的最大半径为b,1.5a<b<2a,n1通常在1.46~1.47之间,0.27%<Δ=(n1-n2)/n1<0.54%。本实用新型泄漏结构大模场双包层单模掺镱光纤可利用传统双包层光纤的拉制方法拉制,具有较大纤芯时,仍能保证高功率单模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结构 大模场双 包层 单模 光纤 | ||
【主权项】:
1.一种泄漏结构大模场双包层单模掺镱光纤,包括纤芯(1)、内包层(4)及外包层(5),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纤芯(1)和内包层(4)之间还有中间层(2)和泄漏层(3),所述的纤芯(1)、中间层(2)、泄漏层(3)、内包层(4)和外包层(5)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3、n4、n5,且n5<n4<n2<n3=n1,所述的纤芯(1)的半径为a,中间层(2)的最大半径为b,1.5a<b<2a,n1通常在1.46~1.47之间,0.27%<Δ=(n1-n2)/n1<0.5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7055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