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锌膏的还原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412.5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民;周跃民;刘伟春;王菁迅;王艳境;王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利民;周跃民;刘伟春;王菁迅;王艳境;王羽洁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C22B7/00;C25C1/16;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41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碱性锌膏的还原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通过沉降法将放电后的碱性锌膏分为两层,上为高分子树脂与氢氧化钾,下为残留高分子树脂、锌粉、氧化锌和锌酸盐类混合物;将高分子树脂分离,继续加氢氧化钾液稀释剩余混合物,再次沉降分层,反复重复该沉降分层步骤,将得到的高分子树脂分离,直至高分子树脂全部彻底分离,继续搅拌剩余混合物,使氧化锌和锌酸盐溶于氢氧化钾中配制成混合电解液并在电沉积槽中反应,使在阳极析出放电后的碱性锌膏锌粉;将上层分离物搅拌浓缩得高分子树脂;将未反应的锌粉甩干得锌粉;KOH不参加反应,直接回用;将得到的各成品重新二次按配比混合回用。该方法解决了放电后的碱性锌膏中的树脂、KOH等无法二次利用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还原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碱性锌膏的还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沉降法,将放电后的碱性锌膏分为两层,使上层为高分子树脂与氢氧化钾的混合产物,下层为残留高分子树脂、锌粉、氧化锌和锌酸盐类混合物,沉降时间大于2小时;2)将上层混合产物中的高分子树脂分离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钾液稀释剩余混合物,再次沉降分层,使上层为残留高分子树脂与氢氧化钾的混合产物,下层为锌粉及锌酸盐和氧化锌混合物,沉降时间大于3小时;3)反复重复步骤2),反复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产物中的高分子树脂分离,直至高分子树脂彻底分离,继续搅拌剩余混合物,使氧化锌和锌酸盐充分溶于氢氧化钾溶液中配制成混合电解液,未反应的锌粉分离待用;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电解液在电沉积槽中反应,使在阳极析出粒度为2μm~20μm的锌粉,得到可直接用于碱性锌膏配制的锌粉;5)将步骤1)及步骤2)得到的上层分离出的产物搅拌浓缩,得到可直接用于碱性锌膏配制的高分子树脂;6)将步骤3)中产生的未反应的锌粉甩干,得到可直接用于碱性锌膏配制的锌粉;7)KOH作为电解质不参加反应,直接回用;8)将步骤4)~步骤7)中得到的成品重新二次按配比混合回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利民;周跃民;刘伟春;王菁迅;王艳境;王羽洁,未经周利民;周跃民;刘伟春;王菁迅;王艳境;王羽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9941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手机位置隐私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