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5427.1 申请日: 2007-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1271066A 公开(公告)日: 2008-09-24
发明(设计)人: 宋大千;张寒琦;曹彦波;田媛;刘霞;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55 分类号: G01N21/55;G01N21/03;G01N21/4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12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用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领域。采用波长检测型SPR分析仪,选用玻璃棱镜作为传感器的传感元件,采用真空镀膜法,在棱镜的传感面镀约50nm厚的金或银膜,在传感膜底部的流通池中依次注入巯基丙酸(MPA)溶液,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简称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简称NHS)溶液,血清白蛋白溶液,当共振波长基本稳定时,用PBS缓冲溶液反复冲洗传感器表面至共振波长不再发生变化;将药物分别用PBS缓冲溶液稀释为n个不同浓度,依次注入到流通池,记录共振波长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药物分子与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常数、热力学常数以及结合百分率。
搜索关键词: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传感器 研究 药物 生物 分子 相互作用 方法
【主权项】:
1. 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1)采用本课题组研制的波长检测型SPR分析仪:由光源(1)、导光系统(2,3,4,10,11)、传感元件(5,6)、流通池(7,8,9)、分光检测系统(12)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2)传感器的制备采用下列步骤:在波长检测型SPR分析仪中,选用玻璃棱镜(5)作为传感器的传感元件;采用真空镀膜法,在棱镜(5)的传感面镀约50nm厚的金或银膜,作为传感器的传感膜(6);(3)在传感膜(6)底部的流通池(7)中注入巯基丙酸(MPA)溶液,待MPA在金膜表面自组装完成后,将磷酸盐(PBS)缓冲溶液注入到流通池(7)中反复冲洗,以清除传感器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4)待共振波长不再变化后,向流通池(7)中注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mide hydrochloride,C8H17N3·HCl,分子量为191.7,简称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C4H5NO3,分子量为115.1,简称NHS)溶液,观察SPR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当共振波长基本稳定时,用PBS缓冲溶液反复冲洗传感器表面至共振波长不再发生变化;(5)注入血清白蛋白溶液,记录共振波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当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单分子层后,共振波长稳定时,此时将PBS缓冲溶液注入到流通池(7)中反复冲洗至共振波长不再发生变化;(6)将药物分别用PBS缓冲溶液稀释为n个不同浓度,依次注入到流通池(7),记录共振波长随时间的变化,每个样品监测完毕后,均注入PBS缓冲溶液冲洗流通池(7)。(7)通过药物的浓度[D]、波长变化Δλ、波长变化的响应信号Δλmax,,通过以下方程(1)可计算出反映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结合速率常数ka和解离速率常数kd。dΔλ/dt=ka[D](Δλmax-Δλ)-kdΔλ (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54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