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去除切削毛刺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6475.0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93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康;张兴权;周建忠;顾永玉;杨超君;任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42;B23K26/06;B23K37/053;G05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去除切削毛刺的方法和装置,涉及激光加工领域。本发明用激光诱导的冲击波作为去除切削毛刺的力源,由激光发生器控制装置控制激光发生器按产生激光脉冲,经导光系统辐照在反射锥的吸收层上,吸收层吸收激光的能量后汽化、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继续吸收激光能量后爆炸,产生高幅冲击波,以此去除零件内孔表面的毛刺。本发明不仅适合于去除零件的外表面毛刺,特别适合于去除零件内腔的毛刺。由于使用了约束层,零件表面不被热损伤,在去除毛刺的同时,对零件的表面进行冲击强化,在零件的表面产生有益的残余压缩应力,提高零件的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冲击波 技术 去除 切削 毛刺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去除切削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发生器(1)产生激光脉冲(2),经导光系统辐照在反射锥(8)的吸收层(16)上,吸收层(16)吸收激光的能量后汽化、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继续吸收激光能量后爆炸,产生高幅冲击波,以此去除工件(6)内孔表面的毛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64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玻璃融体搅拌效率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译码方法及译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