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快速激发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6278.0 | 申请日: | 200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93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1 |
发明(设计)人: | 汤伦军;李定;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7/72 | 分类号: | H03K17/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快速激发开关,其特征在于在输入端A和输出端B之间有二极管D1和晶闸管V1反相并联支路,输入端A和输出端B之间还有击穿电阻R1并联支路,晶闸管V2和电容C1、电感L1串联后并联于输入端A和输出端B之间,电容C1两端并联有泄放电阻R2和充电机二个支路,触发器分别和晶闸管V1、V2的触发控制端连接。本发明是一种无触点、无噪声、寿命长、开闭迅速(直流15KA电流关断时间≤1mS)、维护方便的新型开关。该种开关方式可靠地实现了多组电源工作一致,确保了托卡马克装置装置中等离子的快速、可靠激发。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快速 激发 开关 | ||
【主权项】:
1、等离子体快速激发开关,其特征在于在输入端A和输出端B之间有二极管D1和晶闸管V1反相并联支路,输入端A和输出端B之间还有击穿电阻R1并联支路,晶闸管V2和电容C1、电感L1串联后并联于输入端A和输出端B之间,电容C1两端并联有泄放电阻R2和充电机二个支路,触发器分别和晶闸管V1、V2的触发控制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862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气雾剂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