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法氨气泄漏吸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0600.8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何义亮;罗启达;周云;方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22;C01C1/12;B65D9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环保技术领域的膜法氨气泄漏吸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水厂氨库内的含氨空气进行抽吸并加压;第二步,使带压的含氨空气经过滤后通入膜吸收设备;第三步,在第一、第二步进行的同时,将吸收剂加压过滤后也通入膜吸收设备;第四步,在膜吸收设备内,含氨空气和吸收剂借助膜界面相互接触,并通过中和反应或物理溶解完成氨气的分离和吸收;第五步,吸收剂和净化后的空气各自从膜吸收设备排出。本发明采用膜基气体吸收技术开发膜法氨气泄漏吸收工艺,高效快速地应对氨气泄漏事故,避免氨泄漏所带来的危害。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泄漏 吸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膜法氨气泄漏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水厂氨库内的含氨空气进行抽吸并加压;第二步,使带压的含氨空气经过滤后通入膜吸收设备;第三步,在第一、第二步进行的同时,将吸收剂加压过滤后也通入膜吸收设备;第四步,在膜吸收设备内,含氨空气和吸收剂借助膜界面相互接触,并通过中和反应或物理溶解完成氨气的分离和吸收;第五步,吸收剂和净化后的空气各自从膜吸收设备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060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