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马达双同心阀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48100.0 申请日: 2005-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1119890A 公开(公告)日: 2008-02-06
发明(设计)人: 布赖恩·休西;卡洛斯·A·芬尼;金·科克利;乔治·阿拉戈齐安 申请(专利权)人: 贝尔直升机泰克斯特龙公司
主分类号: B64C13/36 分类号: B64C13/36;B64C13/40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景刚;王冉
地址: 美国得***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致动器控制系统具有双同心伺服阀,该阀具有线轴和适于选择性地位移该线轴的至少一个马达。
搜索关键词: 马达 同心
【主权项】:
1.一种致动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串联线轴的双同心伺服阀;以及连接至线轴的至少一个马达,用于选择性地使线轴产生位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直升机泰克斯特龙公司,未经贝尔直升机泰克斯特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481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便捷式液压控制装置-202223469441.5
  • 孙延波;柳炎冰;李汉东;吴嘉俊 - 深圳市博尔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23 - 2023-06-09 - B64C13/3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飞机舵面、液压组件和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飞机舵面,所述液压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液压组件的输出端,另一端铰接所述飞机舵面;驱动所述液压组件,通过连接杆带动所述飞机舵面转动;所述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第三注射器、第四注射器、第一注射液和第二注射液。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了飞机舵面的转动演示,并且该装置只采用注射器进行液压控制,不仅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而且教学演示过程直观明了,便于理解。
  • 一种飞机阻力装置开启机构-202021347185.0
  • 陈炜;赵荣;曾俊;王焜;高睿;张顺利 - 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20-07-10 - 2021-02-02 - B64C13/3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阻力装置开启机构包括作动筒、上支臂、下支臂、上减速板、下减速板;所述作动筒左端设置有铰接点一;所述作动筒右端与下支臂的铰接点二连接;所述铰接点二设置在上支臂的一字型滑槽中;所述上支臂与上减速板左端底部连接;所述下支臂与下减速板左端底部连接;所述上减速板左端设置有铰接点三;所述下减速板左端设置有铰接点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阻力装置开启机构,在保证上、下两减速板动作同步性的同时,区别于传统的连杆形式,能有效简化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结构可靠性,减轻结构重量,同时减少对功能系统设备的需求,提高了飞机的使用性和维护性。
  • 一种控制转换装置及控制系统-201910251707.2
  • 唐甜 - 西安联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3-29 - 2019-06-07 - B64C13/36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转换装置及控制系统,在模态转换机构接收到电磁控制阀的第一信号时,模态转换机构处于电气控制状态,在离合机构接收到电磁控制阀的第二信号时,离合机构与机械控制机构间具有第一间隔,第一间隔保证机械控制机构的机械运动不引发离合机构的联动;在模态转换机构未接收到电磁控制阀的第一信号时,模态转换机构处于机械控制状态,在离合机构未接收到电磁控制阀的第二信号时,离合机构与机械控制机构贴紧,机械控制机构的机械运动引发离合机构的联动。在电气控制失效后,转换模态转换机构的工作状态,并使离合机构与机械控制机构贴紧,实现了舵面控制由电气控制转换为机械控制,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
  • 一种一体化流体人工肌肉驱动器-201510429379.2
  • 蔡朝灿;尹维龙;杨知寒;邹恢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5-07-21 - 2015-11-25 - B64C1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流体人工肌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由活塞、连接接头、密封圈、编织网管、软管和接头构成,连接接头为带有密封圈及活塞的中空结构,接头为无通孔结构,软管套在活塞外,软管外壁上包裹有编织网管,连接接头与接头分别穿过编织网管的两端与编织网两端固定连接且分别与软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本发明的一体化流体人工肌肉驱动器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和易于流水作业等优点,不仅实现了柔性后缘结构的驱动、变形、承载一体化设计以及解决了人工肌肉需要大量流体工作介质的问题,而且也可实现柔性后缘的分布式驱动。
  • 一种带监控活塞四余度组合舵机-201420141761.4
  • 邵山;孙环宇;赵冬柏;张磊;宋志军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4-03-27 - 2014-08-27 - B64C13/36
  • 所述带监控活塞四余度组合舵机构成如下:伺服阀(1)、电磁阀(2)、传感器(3)、主控阀(4)、安全阀(5)、组合阀(6)、监控活塞(7)、壳体和底座;所述伺服阀(1)、电磁阀(2)、传感器(3)、主控阀(4)、安全阀(5)、组合阀(6)和监控活塞(7)均位于壳体内,壳体位于底座上;所述伺服阀(1)与安全阀(5)和监控活塞(7)相连接,安全阀(5)位于小舵机中伺服阀(1)和负载口之间,且安全阀(5)与伺服阀(1)、监控活塞(7)和组合阀(6)相连接,所述带监控活塞四余度组合舵机的所有组件集成安装在铝制壳体内,适应飞机安装空间的要求。而且重量轻、体积小。
  • 一种飞机液压控制操纵助力系统-201210464384.3
  • 王洪志;朱博;项滨东;刘春艳;谷峰;杜荃;张卓然;杨晓亮;贾国良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2-11-16 - 2014-05-28 - B64C13/36
  • 本发明属于飞机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为控制飞机飞行的液压助力系统。本液压助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同轴泵(2)、单向阀(3)、油滤(4)、溢流阀(5)、助力器(6)、压力管路(7)及回油管路(8),液压油箱(1)与同轴泵(2)的一端相接,同轴泵(2)的另一端同时与单向阀(3)的一端相接,单向阀(3)的另一端通过油滤(4)依次与溢流阀(5),助力器(6)相接;本发明是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小驾驶杆力,它利用高压液体压力克服负载并驱动舵面偏转,使作用在舵面上的气动载荷部分或全部被克服,提高飞机飞行的安全、可靠性。
  • 襟翼致动器-201310425358.4
  • J·弗里克;A·盖尔;F·威克斯勒 - 林登贝格利勃海尔-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9-17 - 2014-03-26 - B64C13/36
  • 本发明涉及襟翼致动器,尤其是伺服/扰流板致动器,它包括至少一个电液伺服阀和至少一个致动器,该电液伺服阀和该致动器相互液压连通,其中,该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壳体,至少一个通道布置在该致动器壳体之内和/或之上,优选也布置在致动器壳体之内和/或之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通过该通道被液压连通,其中没有阀块布置在该致动器和该伺服阀之间。
  • 一种双余度舵机液压回中锁紧装置-201210584173.3
  • 孟东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2012-12-27 - 2013-04-10 - B64C13/3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余度舵机液压回中锁紧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和将两活塞连接的拉杆(4);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安装在壳体(1)内,第二活塞(3)与拉杆(4)固定连接,第一活塞(2)一端与拉杆(4)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回中摇臂(9)相连,壳体(1)内壁设置有限制活塞运动位置的限位凸台(5、6、7、8)。本发明实现了双液压系统电液复合舵机在两个系统均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使舵面与主控阀形成机械负反馈,在液压力作用下实现自动回中功能,确保飞行安全。
  • 一种前缘襟翼操纵装置-200920189337.6
  • 屈霞;梁琼花;崔彦勇;周继强;黄北京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09-09-29 - 2010-07-28 - B64C13/36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操纵装置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前缘襟翼操纵装置。它由电液伺服阀、液压作动筒、位置传感器和操纵拉杆组成,操纵拉杆与操纵拉杆支座连接,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带动操纵拉杆操纵前襟翼面偏转,与液压作动筒联动的位置传感器提供翼面位置反馈给飞控计算机,从而实现对前襟位置控制和监控。本装置可实现四块前缘襟翼操纵位置的精确定位和对称翼面的同步偏转,采用两点驱动单块翼面,避免单点驱动导致翼面结构受力不均发生损伤,同时单个部件体积小,结构布局灵活,故障率低、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重量轻。
  • 一种飞机的飞控液压源的配置-200720310302.4
  • 邢晓斌;党颜明;高荣军;陈跃霞;庞旭辉;杨美萍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07-12-11 - 2008-10-15 - B64C13/3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的飞控液压源的配置。飞控液压源的配置由左系统压力源、右系统压力源和飞行控制系统压力源三个独立的压力源系统组成,左系统压力源与飞机左侧的升降舵、副翼操纵助力器连接,右系统压力源与飞机右侧的升降舵、副翼操纵助力器连接,飞行控制系统压力源与飞机左、右两侧的升降舵、副翼操纵助力器相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当飞机出现两台发动机故障或飞控液压系统和右液压系统同时泄露时,副翼助力器和升降舵助力器仍有一套液压源提供助力,保证飞行任务完成。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