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波长范围从大约1nm至大约30nm的辐射并在光刻装置或计量学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0638.7 | 申请日: | 200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J·琼克斯;D·M·沃德雷芬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G2/00 | 分类号: | H05G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黄力行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描述了通过电操作放电产生波长范围从大约1nm至大约30nm的辐射(12)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可以在光刻术或计量学中使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电极(14)和与第一电极间隔一段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6),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气体(22)在电极(14,16)之间提供。等离子体在工作气体(22)内点燃,该等离子体产生的辐射(12)通过第一开口(30)发送,以进一步使用,并且其中碎片微粒(28)在电极(14,1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区域(26)内产生。为了保留碎片微粒(28),该方法配置为使得至少该区域(26)相对于第一开口(30)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碎片微粒(28)的运动路径(32)至少主要在由第一开口(30)限定的区域外面延伸。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波长 范围 大约 nm 至大 30 辐射 光刻 装置 计量学 使用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通过电操作放电产生波长范围从大约1nm至大约30nm的辐射(12)的方法,为此,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电极(14)和与第一电极间隔一段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6),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气体(22)在电极(14,16)之间提供,并且等离子体(24)在工作气体(22)内点燃,该等离子体产生的辐射(12)通过第一开口(30)发送,以进一步使用,并且其中碎片微粒(28)在电极(14,1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区域(26)内产生,其特征在于,至少该区域(26)相对于第一开口(30)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碎片微粒(28)的运动路径(32)至少主要在由第一开口(30)限定的区域外面延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406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低毒性的顺铂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裂隙岩石注浆加固实验仪及其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