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雾化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10614.7 申请日: 2005-04-01
公开(公告)号: CN1938103A 公开(公告)日: 2007-03-28
发明(设计)人: 今堀修;平井利久;须川晃秀;三原史生;秋定昭辅;渡边智治;吉冈浩一;小林健太郎;村濑慎也;平井康一;今井顺二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05B5/057 分类号: B05B5/057;B05B5/08
代理公司: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史霞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其不需要水箱,并且能够即时具有静电雾化效果。该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发射电极,与放电电极相对的相对电极,配置为将水提供到发射电极上的供水器,以及配置为将高电压施加到发射电极与相对电极上、从而通过施加高电压以静电方式对发射电极上的水进行充电并从发射电极的放电端喷出带电水微粒的高电压源。供水器配置为将周围空气中的水冷凝在发射电极上,从而使水可在短时间内被提供到发射电极上,而不需依赖额外的水箱。因此,使用该装置可将带电水微粒立即雾化。
搜索关键词: 静电 雾化 装置
【主权项】:
1、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发射电极;相对电极,其与所述发射电极相对;供水器,配置为在所述发射电极上提供水;高电压源,配置为将高电压施加到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相对电极上,从而以静电方式对所述发射电极上的水进行充电,以从所述发射电极的放电端喷出带电水微粒;其中,所述供水器配置为将水从周围空气中冷凝在所述发射电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106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雾成膜装置和雾成膜方法-202180010123.1
  • 鬼头义昭;梶山比吕志;西康孝;奥井公太郎 - 株式会社尼康
  • 2021-01-20 - 2022-09-02 - B05B5/057
  • 一种成膜装置,其将包含微粒的雾供给至基板,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包含微粒的膜,该成膜装置具备:覆盖基板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导风部件;以及将雾供给至基板的表面与导风部件之间的空间的雾供给部。雾供给部包括使雾带正电或带负电的带电赋予部;以及将通过带电赋予部而带电的雾向空间内喷出的雾喷出部。导风部件具有与基板的表面对置的壁面,包括使壁面产生与通过带电赋予部带电的雾相同符号的电位的静电场发生部。
  • 使微粒化后的液体带负的电荷并释放的装置-201680029576.8
  • 德武利洋;田代哲;久保田强 - 纳能喜特有限公司
  • 2016-05-12 - 2020-06-05 - B05B5/057
  • 一种使微粒化后的液体带负的电荷并释放的装置,在上部具有释放口的容器内,设置有针电极、第一圆筒电极、第二圆筒电极,在容器侧面开有吸入口,设置有导管,在导管内使针电极的下部露出,在第一圆筒电极下方设置有液体存积部,在导管内在针电极下端与第一圆筒电极之间进行电晕放电,产生向下流动离子风,在针电极上端与第二圆筒电极之间进行电晕放电,产生向上流动离子风,通过向下流动离子风,使液体存积部的液体蒸腾/微粒化,并且使微粒化液体带负电荷,通过向上流动离子风,使微粒化且带负电荷的液体上升,从第二圆筒电极前端的释放口释放到外部。
  • 静电喷雾装置、信息处理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201780084949.6
  • 窦文清;折田刚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2017-12-13 - 2019-09-13 - B05B5/057
  • 通过采用用于除掉异物的结构,从而能够经更长期间使用静电喷雾装置。通过在喷射电极(1)与基准电极(2)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从该第一电极的前端将液体进行喷雾的静电喷雾装置(100),具备:选择部(243),选择用于对基准电极(2)进行清洁的清洁模式或用于使该静电喷雾装置(100)进行常规运转的常规模式;以及设定部(244),将清洁模式下的清洁电压设定得比常规模式下的常规喷雾电压高。
  • 静电喷雾装置-201480057824.0
  • 金佑珍;金昊重;崔智恩 - LG电子株式会社
  • 2014-08-22 - 2018-09-14 - B05B5/057
  • 本发明的静电喷雾装置包括:容器,填充有功能性液体;多孔电极,设置在容器中,通过该多孔电极使功能性液体借助毛细现象向上移动;接地环,与多孔电极产生电势差;以及高电压应用端子,将由高电压发生器产生的高电压应用到功能性液体,其中,高电压应用端子在下部具有尖端。因此,容易通过电力进行电荷分离,且能有效地喷射具有低电导率的功能性液体。
  • 静电喷雾装置-201480004777.3
  • 窦文清;蒂博尔·泰赖拜希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2014-01-15 - 2017-06-30 - B05B5/057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喷雾装置(100),该静电喷雾装置(100)具备喷射电极(1);基准电极(2),在其与喷射电极(1)之间施加电压;电流控制单元(24),其对流过基准电极(2)的电流的值进行控制;和电压施加单元(22),其基于被电流控制单元(24)控制的电流值,在喷射电极(1)与基准电极(2)之间施加电压,基准电极(2)的前端部的形状是具有特定的曲率半径的形状。
  • 静电雾化装置以及静电雾化方法-201580022259.9
  • 供田彩香;三嶋有纪子;小村泰浩;须田洋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5-06-30 - 2017-02-22 - B05B5/057
  • 静电雾化装置具备:放电部(2),其形成为能够保持液体;施加部(3),其对放电部(2)施加电压;以及控制部(4),其将施加部(3)的施加电压设定为能够生成规定量以上的带电微粒子水的规定电压。控制部(4)构成为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启动时将施加部(3)的施加电压设定为比规定电压低的规定电压,之后切换为规定电压。根据本装置,能够提供能够缩短直到静电雾化现象开始为止所需的时间的静电雾化装置。
  • 静电喷雾装置-201380038221.1
  • 佐佐木崇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2013-07-17 - 2015-04-08 - B05B5/057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喷雾装置(100),具备喷射电极(1)和基准电极(2),并且具备形成于装置表面且用于回收附着于装置表面的物质的槽(8)、和将被槽(8)回收的物质从槽(8)向本装置的内部回收的物质回收部(9),物质回收部(9)形成为梯形状的开口部,并且,在使本装置竖立时,上底以及下底中长度较短的一方位于重力方向下侧。
  • 静电雾化装置-201280066097.5
  • 西村和夫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2-11-30 - 2014-09-03 - B05B5/057
  • 本发明的静电雾化装置配备有:成对的热电元件(2);吸热侧电极体(4),其使成对的热电元件(2)的吸热侧彼此电连接;散热侧电极体(8),其电连接至热电元件(2)的散热侧;以及电路基板(20),其搭载有用于控制向着成对的热电元件(2)的通电的驱动电路(12)。吸热侧电极体(4)兼用作放电电极(6),并且散热侧电极体(8)兼用作散热构件(10)。散热侧电极体(8)接合至电路基板(20)以与电路基板(20)成为一体。
  • 静电雾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201180068918.4
  • 小林健太郎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1-09-07 - 2013-11-20 - B05B5/057
  • 该静电雾化装置配备有:基板(10);使用N型热电材料形成在所述基板(10)上的薄膜状的N型图案(3);使用P型热电材料形成在所述基板(10)上的薄膜状的P型图案(4);以及放电电极(6),其连接在所述N型图案(3)和所述P型图案(4)之间。利用N型图案(3)、放电电极(6)和P型图案(4)形成通电路径。利用该结构,可以使静电雾化装置的外形小型化并且可以实现省电化。
  • 释放销部件、气雾产生部件及使用其的静电雾化装置-201180068066.9
  • 佐野昌隆 - 瑟拉夫特株式会社
  • 2011-01-21 - 2013-11-13 - B05B5/057
  • 在用于向外部释放气雾(17)的静电雾化装置(10)的释放销部件(11)中,包括多孔质体或纤维成型体的芯部(11c)和按照覆盖该芯部的方式形成的导电性石墨组合材料(11d),在释放销部件(11)的底面部(11b),导电性石墨组合材料(11d)的底面周缘部(11e)残留而其中心部被除去。通过该构成,释放销部件(11)的底面部具有吸水性,而且,无需施加高电压即可释放大量的气雾。
  • 静电雾化装置-201180042060.4
  • 大森崇史;中田隆行;山田雄辅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1-08-31 - 2013-05-08 - B05B5/057
  • 静电雾化装置具备:放电电极(2),其具有前端部(2a)和基端部(2b);冷却部(1),其将放电电极(2)冷却;高电压施加部(4),其通过使放电电极(2)的前端部(2a)放电来使被保持在放电电极(2)的凝结水(M)雾化,从而产生带电微粒子水;以及热容量调节部件(5、21),其被设置在放电电极(2)的基端部(2b)附近,通过被保持在放电电极(2)的凝结水(M)能够与放电电极(2)进行热交换。
  • 具有电磁屏蔽件的放电装置-201080039416.4
  • 上垣英圣;小幡健二;井坂笃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0-09-22 - 2012-07-11 - B05B5/057
  • 一种放电装置(1),包括:放电电极(2);电气绝缘部(15),其包括容纳所述放电电极(2)的雾化室;水供给器(4),用于向所述放电电极(2)的表面供给水;高电压供给器(5),用于向所述放电电极(2)施加高电压,以使所供给的水从所述放电电极(2)的前端部发生雾化而变为带电微粒子水;以及电磁屏蔽件(7),其设置为至少包围所述雾化室,其中,所述电磁屏蔽件(7)具有用于排出所述带电微粒子水的开口。
  • 静电雾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201080019265.6
  • 小林健太郎;吉冈浩一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0-03-26 - 2012-04-11 - B05B5/057
  • 一种静电雾化装置,设有多个不同种类的热电元件(2)和执行静电雾化的放电电极(1)。放电电极(1)设有用于安装不同种类的热电元件(2)的安装构件(13)。安装构件(13)设有不同种类的热电元件(2)之间的导电通路。所以,可以缩减装置整体的尺寸并节约能源,同时保持用于在放电电极(1)上生成冷凝水的冷却性能。
  • 一种管状雾化电极-201020688306.8
  • 程启进 - 程启进
  • 2010-12-25 - 2011-12-14 - B05B5/057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状雾化电极,电极由一个或两个以上导电材料管组成,且电极的形状为具有毛细效应的圆筒状、三角状、椭圆状、方形状中任一种电极的头部呈平顶、斜面顶、曲面顶或锥形顶中任一种。将本管状雾化电极的一部分置于液体中,并连接有高压电时,能使液体因为其毛细效应爬升到电极顶部,并被高压电电离,从而具有很好的静电雾化效果。本管状雾化电极导电性能良好,静电雾化效果好,寿命长,能广泛应用于静电雾化类装置或设备中。
  • 静电雾化装置-201110081586.5
  • 北村央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1-03-25 - 2011-09-28 - B05B5/05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地生成带电微粒液体的静电雾化装置。在壳体(11)内设置有产生与带电微粒液体的放出方向相同方向的空气流的风扇电动机M以及风扇F。在将静电雾化部(12)配设在所述壳体(11)内时,以所述空气流不会吹到放电电极(13)的前端部的形式形成有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挡风壁(21),并且将放电电极(13)收容在所述挡风壁(21)内。
  • 雾发生装置-201110081616.2
  • 岸本笃子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1-03-24 - 2011-09-28 - B05B5/057
  • 本发明是一种雾发生装置(10)具备:用液体生成大径雾的大径雾发生部(41);小径雾发生部(37a),其通过静电雾化生成比所述大径雾要小的小径雾;对各个雾发生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50);和指示各个雾发生部开始运转的指示单元(36)。在所述雾发生装置的运转模式被设定为小径雾发生模式的状态下所述指示单元被操作时,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小径雾发生部进行控制而生成所述小径雾,另一方面,在所述雾发生装置的运转模式被设定为大径雾发生模式的状态下所述指示单元被操作时,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大径雾发生部进行控制而生成所述大径雾。在从打开电源起到运转开始为止的期间、以及非运转时,雾发生装置以所述小径雾发生模式待机。
  • 静电雾化装置及电动吸尘器-201110026546.0
  • 铃木仁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2011-01-25 - 2011-08-10 - B05B5/057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水分的雾化之前的时间以及连续雾化的开始之前的时间的静电雾化装置及电动吸尘器。其中,具备将在通过珀尔帖元件(95)的吸热而冷却了的绝缘片(97)上结露的水分至少从前端侧吸水、通过从前端侧的自然放电而向含有自由基的雾雾化的部分吸水性电极(91a)、吸水性电极(91b),部分吸水性电极(91a)包括具有导电性而不具有吸水性的电极主体(116)、和安装在该电极主体(116)的前端侧的具有吸水性的吸水电极部。
  • 静电雾化装置以及具备该静电雾化装置的美容装置-201010500809.2
  • 北村央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0-09-21 - 2011-04-27 - B05B5/05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使产生的臭氧的浓度降低而向装置外放出的静电雾化装置以及具备该静电雾化装置的美容装置。在外壳2内,在放电电极3的下方设置有风扇电动机M1,并且在接地电极5的上方设置有屏蔽板8。使在放电电极3和接地电极5之间产生的臭氧通过风扇电动机M1导向屏蔽板8。被导向屏蔽板8的臭氧与屏蔽板8碰撞而发生紊流并被搅拌,从而使得臭氧被稀薄化。因此,臭氧以低浓度的状态从外壳2的上侧开口部放出。
  • 静电雾化器-201010243135.2
  • 大江纯平;须田洋;大森崇史;中田隆行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0-07-28 - 2011-03-16 - B05B5/057
  • 一种静电雾化器,包括:放电电极;反电极,其定位于放电电极前方并与放电电极处于相隔开的关系;壳体,用于在放电电极和反电极之间限定雾化室;供水单元,用于向放电电极提供雾化用的水;以及电压施加单元,用于向放电电极施加电压,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通气窗,雾化室通过该通气窗侧向地开口到外面,而且,其中反电极具有从其延伸的隔音屏蔽部分,用于在从反电极前侧看时罩住侧向地存在于壳体通气窗外面的空间,该隔音屏蔽部分将雾化室内产生的放电声音向后反射。
  • 静电雾化装置-201010155670.2
  • 上垣英圣;今堀修;小幡健二;井坂笃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0-03-25 - 2010-12-15 - B05B5/057
  • 一种静电雾化凝结水并喷出雾化水的静电雾化装置。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具有放电电极。供水单元包括连接至所述放电电极以冷却该放电电极的冷却单元和连接至所述冷却单元以便该冷却单元在进行冷却时可以散热的散热单元。所述冷却单元使空气冷却而在所述放电电极上形成凝结水。控制器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元件。外壳中装设有所述放电电极、所述供水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第一电子元件中的每个电子元件温度升高量等于或者大于预定值,该第一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散热单元侧区域内。
  • 氧化和还原微粒子发生器-200880122960.8
  • 须田洋;町昌治;松井康训;中田隆行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8-12-24 - 2010-12-08 - B05B5/057
  • 一种氧化和还原微粒子发生器,包括:雾化电极(1);供水装置(2),用于将水提供给雾化电极(1);高电压发生器(3);用于控制供水装置(2)和高电压发生器(3)的控制部分(10);以及用于使操作模式在氧化模式和还原模式之间切换的切换装置(4)。利用这种布置,可以在启动供水装置(2)和高电压发生器(3)的氧化模式中产生包括基的带负电荷的微细水粒子,并且可以在不启动供水装置(2)但启动高电压发生器(3)的还原模式中产生还原微粒子。
  • 静电雾化设备-201010104064.8
  • 矢野武志;须川晃秀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0-01-27 - 2010-12-01 - B05B5/057
  • 一种静电雾化设备,其包括发射电极、对置电极、供水装置、高压源以及消音器。对置电极与发射电极成相对的关系设置。供水装置构造成给发射电极供水。高压源构造成在发射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便使发射电极上的水静电雾化,由此产生雾。消音器包括吸音管道,该吸音管道形成为管状从而具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在其一个轴向端部处形成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入口,在其另一个轴向端部处形成有用于使雾通过轴向孔流出的出口。所述吸音管道附连至对置电极,使得所述入口与所述开口保持连通。所述吸音管道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包括吸音表面。所述吸音表面位于所述对置电极与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吸音表面的整个区域没有被覆盖。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