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材料耐点蚀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9332.3 | 申请日: | 200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800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12 |
发明(设计)人: | 蒋益明;吴玮巍;廖家兴;钟澄;李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金属腐蚀评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评价材料耐点蚀性能的方法。本发明引入一个评价材料耐点蚀性能的参数——再钝化温度,电化学采用标准的三电极体系,并使用恒定外加电位下腐蚀电流密度-温度循环扫描法温度,测量材料的再钝化和临界点蚀温度。再钝化温度参数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材料耐点蚀性能和点蚀再钝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循环扫描方法能快速、直接、准确地测量材料的临界点蚀温度、再钝化温度等评价参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材料 耐点蚀 性能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评价材料耐点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入一个评价材料耐点蚀性能的参数——再钝化温度,电化学采用标准的三电极体系,并利用恒定外加电位下腐蚀电流-温度循环扫描方法测量材料的再钝化温度和临界点蚀温度,从而对材料的耐点蚀性能作出评价;具体步骤如下:(1)样品预钝化采用浓HNO3溶液对样品表面进行预钝化以避免缝隙腐蚀的干扰,处理温度为50-60℃,时间80-100分钟;(2)腐蚀电流密度-温度扫描首先向介质溶液通入高纯氮气25-40分钟以除氧,测试过程中持续通氮气除氧;电化学采用标准的三电极体系:辅助电极为金属铂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样品为工作电极;恒定外加电位,逐渐增高温度,扫描材料腐蚀电流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控制加热速率为1±0.3℃/min,直至扫描到材料的临界点蚀温度:材料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到1×10-4 A/cm2对应的温度,记录该温度;(3)腐蚀电流密度-温度回扫材料的腐蚀电流密度到达5×10-3A/cm2后,停止加热,逐渐冷却,并进行温度逆向扫描,控制降温速率为1±0.3℃/min,直至扫描到材料的再钝化温度:材料腐蚀电流密度再次达到1×10-4A/cm2时对应的温度,记录该温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93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键盘供电装置
- 下一篇:换片机及其托盘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