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子试电笔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64898.0 | 申请日: | 200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711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7-20 |
发明(设计)人: | 贺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国顺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电笔。多功能电子试电笔,其特征是:绝缘外壳11中,测试触件1与电路板3的端点B电连接,测试钢件6与电路板3的端点A电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测试及感应电路,测试及感应电路由测试功能电路和感应功能电路构成,测试功能电路和感应功能电路之间设有切换开关4。由切换开关4实现测试功能电路和感应功能电路的切换。当切换到感应功能电路时,可在非接触情况下感应出电源插座,电源线及其它电器是否通有电源等,如感应埋在墙内或穿在PVC塑料管内的电线是否通电,以及可在不剥开绝缘层的情况下,判断导线是火线还是零线。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子 试电笔 | ||
【主权项】:
1.多功能电子试电笔,其特征是:绝缘外壳(11)中,测试触件(1)与电路板(3)的端点(B)电连接,测试钢件(6)与电路板(3)的端点(A)电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测试及感应电路,测试及感应电路由测试功能电路和感应功能电路构成,测试功能电路和感应功能电路之间设有切换开关(4);测试功能电路主要由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T1)、三极管(T2)、绿色发光二极管组成,输入端点(A)接测试钢件(6),电阻(R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输入端点(A),电阻(R2)的一端接输入端点(A),另一端点与切换开关(4)的触点(s2)相连,通过切换开关(4)使触点(s2)与触点(b2)相连通,三极管(T1)的基极与切换开关(4)的触点(b2)相连通,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绿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绿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绿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经触点(b1)通过切换开关(4)使触点(b1)与触点(s1)相连接,触点(s1)及端点(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感应功能电路由感应信号放大整形电路、感应功能闪烁驱动电路和感应功能报警声驱动电路组成,感应信号放大整形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集成电路块(IC1)、集成电路块(IC2)、电容(C1)、二极管(D1)组成,切换开关(4)的触点(s2)与触点(a2)相连通,集成电路块(IC1)、集成电路块(IC2)、电阻(R3)、二极管(D1)、电容(C1)相串联,电阻(R4)与电阻(R3)和二极管(D1)相并联,电容(C1)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由集成电路块(IC1)、集成电路块(IC2)组成信号放大电路,二极管(D1)、电容(C1)组成信号整形电路;感应功能闪烁驱动电路由二极管(D2)、电阻(R5)、电阻(R6)、电容(C2)、集成电路块(IC3)、集成电路块(IC4)组成振荡器和三极管(T3)去驱动使红色发光二极管闪烁,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集成电路块(IC3)、集成电路块(IC4)、电阻(R7)、三极管(T3)的基极、三极管(T3)的集电极、电阻(R8)、红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触点(a1)相串联,电阻(R5)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电容(C2)相连接,电阻(R6)与集成电路块(IC3)和电阻(R5)并联,电容(C2)与集成电路块(IC4)和电阻(R6)并联,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触点(a1)通过切换开关(4)使触点(a1)与触点(s1)相连通,触点(a1)通过切换开关(4)的触点(s1)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国顺,未经贺国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6489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血缝扎弧针
- 下一篇:电力机车风冷系统智能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