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成药流浸膏制备微丸的方法及微丸制丸机无效
申请号: | 02128139.4 | 申请日: | 200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42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7-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彦洁;申德珍;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彦洁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9/22;A61K9/50;A61K35/7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中成药流浸膏制备微丸的方法与制造所述微丸制丸机。该微丸由中成药流浸膏、赋形剂组成。其特征在于用流浸膏、赋形剂在一台由制丸器(1)、供料系统(2)、粉末回收系统(3)组成的微丸制丸机完成起模、成形、滚圆、涂覆表面、干燥等多道工序,制造成丸径2.500mm—0.250mm的微丸。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微丸的表面光滑,致密堆积密度较大。突破了微丸制备只限于水泛丸的方法,直接用中药流浸膏制备,不含赋形剂或少含赋形剂,服用量小。便于实现中成微丸工艺自动化。为中成药流浸膏制丸法迈入现代化发展微丸剂开创一条新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中成药 浸膏 制备 方法 微丸制丸机 | ||
【主权项】:
1、一种中成药流浸膏制备微丸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中成药按处方制备的密度为1.10-1.30g/cm3的流浸膏、由一制丸容器的上部的喷雾干燥区引入,经热空气烘干成颗粒或粉末,一部分落入设置在容器底部带旋转机构的旋转压紧区;在旋转压紧区设置有流浸膏二次输入口或/和赋型剂输入口,将流浸膏或/和赋型剂的赋形剂引入旋转压紧区,同时向该区引入二次热空气,对先和后加入的物料进行烘干,并保持物料悬浮在旋转压紧区,协同旋转机构对先后加入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而完成起模、成形、滚圆、涂敷表面制成直径2.500mm-0.250mm的微丸;第一次加入的流浸膏在喷雾干燥区经热空气烘干成颗粒或粉末的一部分粉末随废气排出,由粉末回收后重新引入喷雾干燥区或旋转压紧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彦洁,未经袁彦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2813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压力脉冲式在线油品凝固点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室内空气净味剂分装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