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包覆设备-CN202320530832.9有效
  • 王胜彬;杨琪;俞会根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3-10 - 2023-08-22 - B05C19/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覆设备。该包覆设备包括混合箱体、旋转件以及挤压件,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混合箱体的内部,所述旋转件的内部形成有旋转腔体;挤压件与所述旋转件的内侧壁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旋转件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挤压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覆设备通过旋转腔体装放包覆材料和待包覆材料,旋转件转动过程中,包覆材料和待包覆材料反复经过挤压空间,使得包覆材料被挤压变形后展开,并在后续的挤压过程中包覆在待包覆材料的外周,如此反复,达到均匀包覆的效果,该种包覆方式过程简单,并且能够通过挤压件增加包覆材料和待包覆材料之间的作用力,增加包覆的均匀性。
  • 设备
  • [发明专利]多孔碳材料、其制备方法、负极和锂金属电池-CN202011204898.6有效
  • 王胜彬;马雪竹;王世贤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1-02 - 2023-07-28 - H01M4/58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材料、其制备方法、负极和锂金属电池。所述多孔碳材料包括所述多孔碳材料包括由一次颗粒堆积形成的二次颗粒,所述一次颗粒包括三维碳框架、亲锂性物质和网络状热解碳,所述三维碳框架由碳材料颗粒连接而成,所述亲锂性物质位于所述三维碳框架的内部和表面;所述网络状热解碳一部分位于所述三维碳框架内部,连接所述三维碳框架和亲锂性物质,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一次颗粒表面形成碳包覆层,连接一次颗粒形成二次颗粒;所述三维碳框架和亲锂性物质的摩尔量之比为1:(0.01~0.1)。采用本发明的多孔碳材料的负极制成电池,能够避免锂枝晶的产生,体积变化小,在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多孔材料制备方法负极金属电池
  • [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米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111634914.X有效
  • 王胜彬;孙朝英;俞会根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27 - 2023-03-28 - C01B33/0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米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米硅材料为多层核壳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微米硅核、第一包覆层、空腔层、第二包覆层;其中第一包覆层主要为弹性多孔的无定型碳材料和少量的石墨化碳材料,用于缓解微米硅的巨大体积膨胀效应;第二包覆层为机械强度大、刚性大的石墨化碳层;同时两层碳包覆层间还夹着空腔层,三者协同合作维持微米硅颗粒的结构完整。在硅的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过程中首先会压缩第一包覆层,利用第一包覆层吸绝大部分的体积应力,当第一包覆层被压缩到极限时,继续的体积膨胀有空腔层缓解,当空腔层被完全消耗后由第二包覆层吸收体积应力,从而有效抑制硅的体积膨胀,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 一种复合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实用新型]一种熔融球形化设备-CN202223063753.6有效
  • 王胜彬;杨琪;俞会根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1-18 - 2023-03-24 - B01J2/0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熔融球形化设备,其中,包括:炉体,炉体侧壁上设有m个孔,炉体顶部连通有进料管路和出气管路,炉体底部连通有出料管路和进气管路;火焰枪部件,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上的n支火焰枪,所述火焰枪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炉体侧壁上的孔进入到炉体内部,优选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m;进气流化部件,其设于进气管路内,用于使进入到炉体内的气流形成环流。该设备通过将粉体颗粒流化形成环流的悬浮态,反复通过高温火焰区域,多次、均匀受热熔融形成球形颗粒,同时流动态也避免了颗粒间的粘连。
  • 一种熔融球形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微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111559938.3有效
  • 王胜彬;王世贤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20 - 2023-03-21 - H01M4/62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微米硅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微米硅、第一包覆层、空腔层、第二包覆层、第三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为碳包覆层,所述第三包覆层为致密碳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与第三包覆层之间为空腔层,所述空腔层中包含导电剂。所述微米硅复合材料为硅嵌锂预留了体积膨胀空间,避免了碳包覆层因硅嵌时锂体积膨胀而破裂,维持了复合材料的完整性,提高了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制得的负极电化学性能良好。
  • 一种微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球形化后的硅粉及制备方法-CN202211445104.4在审
  • 王胜彬;杨琪;俞会根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1-18 - 2023-03-07 - H01M4/36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球形化后的硅粉,包括微米硅和包覆所述微米硅的包覆层,所述微米硅的D50为0.5‑10μm;优选所述微米硅的D90与所述微米硅的D10的差值与所述微米硅的D50的比值,即(D90‑D10)/D50为(0.7‑3):1;所述微米硅的球形度为0.5‑1。本申请其采用高温火焰法将无规则的微米硅发生部分熔融从而球形化,通过可控的温度调节并实现表面的原位包覆,降低微米硅作为负极材料的改进难度,提升微米硅作为负极材料的可行性。
  • 球形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锂二次电池-CN202211206881.3在审
  • 王胜彬;王世贤;杨琪;俞会根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30 - 2023-02-28 - H01M4/36
  • 本申请公开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由微米硅形成的内核;包覆在内核表面的无定形碳层,其中无定形碳层中包埋有一维碳材料。还公开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维碳材料的浆料和无定形碳碳源或将一维碳材料的浆料、无定形碳碳源和固态电解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蒸干得到混合材料;使用混合材料对微米硅进行固相包覆,得到包覆材料;对包覆材料进行碳化处理,任选在碳化处理后使用石墨化碳碳源或使用石墨化碳碳源和固态电解质进行包覆和碳化处理,得到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负极片和锂二次电池。本申请的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能有效抑制微米硅体积膨胀,提高材料稳定性。
  •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二次电池
  • [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用金属包覆软管-CN202222895242.4有效
  • 吴逸帆;王胜彬;翟楠希;王硙;李彦爽;赵晓红;王晓岗;罗志国 - 杭州万全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2022-11-01 - 2023-02-21 - F16L33/22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用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燃气用金属包覆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套接的被覆层、编织套以及内套管,所述被覆层的外侧套设有外卡环,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卡环,所述外卡环与所述内卡环夹紧所述软管本体;所述被覆层的外侧还套设有卡箍,所述卡箍位于所述软管本体的自由端与所述外卡环之间,所述卡箍用于与软管接头夹紧所述软管本体;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气用金属包覆软管可对软管的多层结构进行相对固定以避免软管的内管与其外侧的编织套发生相对滑移,进而保证软管与软管接头的密封性。
  • 一种燃气金属软管
  • [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CN201911066857.2有效
  • 王胜彬;张臻;张超;黄杰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04 - 2023-01-10 - H01M4/38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包含硅基材料和碳材料的混合物,进行机械球磨,最后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机械球磨将硅基材料破碎成纳米颗粒,将碳材料破碎成薄层纳米石墨片或石墨烯,并在球磨过程中实现薄层纳米石墨片或石墨烯对硅基材料的面包覆,最后通过热处理得到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提升的硅基复合材料,采用的原料品种少,工序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原料成本低,易于推广和实现。
  • 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