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温度调整回路-CN201880100256.6在审
  • 青木谦悟;宫本哲;鹈野步;大谷豪士;驹泽大辅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8-12-21 - 2021-07-30 - B60L3/00
  • 温度调整回路(1)具备: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其具备蓄电池(2)及冷机(11);第二温度调节回路(6),其具备电力转换装置(5)及散热器(12);第一结合通路(8),其将温度调节回路(4、6)的第一连接部(14、15)彼此连接;第二结合通路(9),其将温度调节回路(4、6)的第二连接部(16、17)彼此连接;第一电磁截止阀(EWV1)及第二电磁截止阀(EWV2),其对热介质在将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与第二温度调节回路(6)结合而成的结合回路(7)中循环的串联模式和热介质不在结合回路(7)中循环的分离模式进行切换。冷机(11)在分离模式下的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的第二连接部(17)与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的第一连接部(15)之间。
  • 温度调整回路
  • [发明专利]车辆-CN201880100374.7在审
  • 本庄拓也;竹内大裕;驹泽大辅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8-12-21 - 2021-07-30 - B60L50/40
  • 车辆(100)具备:蓄电池(2);空调装置(AC);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其具备向蓄电池(2)供给热介质的第一泵(EWP1)及冷机(11);第二温度调节回路(6),其具备向电力变换装置(5)供给热介质的第二泵(EWP2)及散热器(12);结合通路(8、9),其将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与第二温度调节回路(6)结合而形成结合回路(7);电磁切换阀(EWV),其能够在热介质能够在结合回路(7)中循环的循环状态与热介质不能在结合回路(7)中循环的非循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温度传感器(S1),其获取蓄电池(2)的温度;控制装置(10),其至少基于蓄电池(2)的温度来选择模式。控制装置(10)在选择了特别控制图(MapII)的串联模式之后,基于基本控制图(MapI)进行控制。
  • 车辆
  • [发明专利]电动车辆-CN201711384533.4有效
  • 采女贵宽;驹泽大辅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7-12-20 - 2021-02-19 - B60K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削减蓄电单元整体的零部件数量、小型化等的电动车辆(10)。电动车辆(10)的蓄电单元(84)包括控制第1行驶马达(34)的第1计算机(104)、控制第2行驶马达(52a、52b)的第2计算机(106)和支承部件(146)。蓄电单元(84)被配置于电动车辆(10)的座椅(160)的后方。在第1计算机(104)被固定于支承部件(146)的第1表面(280),第2计算机(106)被固定于第2表面(282)的状态下,支承部件(146)在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座椅(160)与蓄电装置(60)之间。
  • 电动车辆
  • [发明专利]车体下部结构-CN201710844231.4有效
  • 石原裕也;驹泽大辅;深津友博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7-09-18 - 2020-08-25 - B60K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确保车辆零件布局的自由度、进而保护电力转换装置的车体下部结构。车体下部结构(10)在第1横梁(14)及第2横梁(15)间设置电力转换装置(20)。电力转换装置(20)包括:电力转换装置主体(41)、第1支撑部(42)、及第2支撑部(46)。电力转换装置(20)配置在第1横梁(14)及第2横梁(15)间。第1支撑部(42)设置在电力转换装置主体(41),支撑于第1横梁(14)。第2支撑部(46)设置在电力转换装置主体(41),支撑于第2横梁(15)。在第2支撑部(46)具有能够利用冲击负荷而产生变形的脆弱部。
  • 车体下部结构
  • [发明专利]电缆结构和车辆-CN201710063157.2有效
  • 深津友博;驹泽大辅;石原裕也;山中大地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7-02-03 - 2019-08-30 - H01B7/28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结构和车辆,能够简化电缆的呼吸结构。电缆结构具有:后部三相电缆(53L),其是由波纹管(53d)和密封用套环(53e)包覆在两端部设有电力转换侧连接器(53a)、电动机侧连接器(53b)的三相线(53c)而成的;以及后部三相电缆(53R),其是由波纹管(53d)和密封用套环(53e)包覆在两端部设有电力转换侧连接器(53a)、电动机侧连接器(53b)的三相线(53c)而成的,后部三相电缆(53L、53R)具有防水功能,后部三相电缆(53L、53R)的内部空间连通,在任意一方上设有与呼吸管(44)连接的呼吸管连接部(53f),借助呼吸管连接部(53f),后部三相电缆(53L、53R)的内部空间被构成为能够呼吸。
  • 电缆结构车辆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