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包以及汽车-CN201410372929.7无效
  • 五十崎义之;猿渡秀乡;馆林义直;久保木贵志;高见则雄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0-03-04 - 2014-11-19 - H01M10/0525
  • 本发明提供循环特性优良、可抑制气体发生而可防止外包装材料的膨胀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包以及汽车。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外包装材料;负极;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其中,负极层具有锂嵌入/脱嵌电位以锂电极基准计为0.4V以上的第1负极活性物质,正极层具有第1正极活性物质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第1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状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第2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至少一部分表面被金属化合物覆盖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相对于每1g正极层的重量,正极层的细孔径为0.01μm~1.0μm的细孔体积是0.06ml~0.25ml,细孔径为0.01μm~1.0μm的细孔体积范围内的细孔表面积是2.4m2/g~8m2/g。
  • 水电电池以及汽车
  • [发明专利]正极以及电池-CN201410069532.0在审
  • 渡边英俊;村司泰章;馆林义直;猿渡秀乡;吉川辉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4-02-28 - 2014-09-17 - H01M4/80
  • 本发明公开一种正极以及电池。根据1个实施方式,提供正极。该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混合剂层。正极混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混合剂层具有在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分布中存在比例最高且细孔径是D1的第1细孔、和在所述细孔径分布中存在比例第二高且细孔径是D2的第2细孔。细孔径D1以及细孔径D2满足以下的关系式:0.03<D1/D2<0.8。第1细孔的合计体积V(D1)以及第2细孔的合计体积V(D2)满足关系式:2<logV(D1)/logV(D2)<6。
  • 正极以及电池
  • [发明专利]电池-CN201410070580.1有效
  • 村司泰章;渡边英俊;高泽孝次;馆林义直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4-02-28 - 2014-09-03 - H01M4/525
  •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的电池。正极包含锂钴复合氧化物以及锂锰复合氧化物。负极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另外,电池满足下述(1)式。进而,将电池在0.2C下放电至1.8V时的正极的开电路电压(OCV)是3.6V(Li vs.Li+)以上,(Qp/Qn)>1.1(1)。Qp是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mAh/m2),Qn是负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mAh/m2)。其中,充电容量Qp、Qn是正极的充放电范围为3.0~4.25V(Li vs.Li+)、并且负极的充放电范围为1.4~2.0V(Li vs.Li+)时的充电容量。
  • 电池
  • [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CN201280007604.8有效
  • 山本大;松野真辅;馆林义直;高见则雄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2-01-24 - 2013-10-23 - H01M4/58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倍率特性、并且能量密度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使用了该正极材料的电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正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正极、负极、隔膜和非水电解质,正极材料含有芯粒子和将芯粒子的表面的10%以上且90%被覆的被覆材料,芯粒子为由LiaMbPO4(M为选自Fe、Mn、Co和Ni中的至少1种元素,并且满足0<a≤1.1、0<b≤1)表示的化合物,被覆部为在所述芯粒子充放电时所取的电位范围内进行Li离子的嵌入与脱嵌的化合物。
  • 水电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包以及汽车-CN201080041005.9有效
  • 五十崎义之;猿渡秀乡;馆林义直;久保木贵志;高见则雄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0-03-04 - 2012-06-20 - H01M10/0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特性优良、可抑制气体发生而可防止外包装材料的膨胀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外包装材料;收纳于所述外包装材料内的负极,所述负极具有第1集电体和形成于该第1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负极层;收纳于所述外包装材料内的正极,所述正极具有第2集电体和形成于该第2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并与所述负极层相对配置的正极层;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包装材料内的非水电解质,其中,所述负极层具有锂嵌入/脱嵌电位以锂电极基准计为0.4V以上的第1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层具有第1正极活性物质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状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所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至少一部分表面被金属化合物覆盖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相对于每1g除去所述第2集电体的重量后的所述正极层的重量,所述正极层的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为0.01μm~1.0μm的细孔体积是0.06ml~0.25ml,并且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为0.01μm~1.0μm的细孔体积范围内的细孔表面积是2.4m2/g~8m2/g。
  • 水电电池以及汽车
  • [发明专利]组电池的保护装置和电池组装置-CN200810087492.7无效
  • 馆林义直;原田康宏;高见则雄;渋谷信男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8-03-28 - 2008-12-10 - H02J7/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电池的保护装置和电池组装置,其能够抑制单体电池间的充电状态的偏差并且实现组电池的长寿命化。其具有:取样部(2),包括能够个别对组电池(1)的各二次电池的电压进行取样的多个取样开关;保持部(3),保持取样部(2)的取样电压;多路转换器(4),依次读取保持部(3)的保持电压并从共同输出结点输出;以及,微控制器(6),在一定的测定周期内的测定期间根据多路转换器(4)的共同输出结点的电压测定组电池(1)的充电状态,并且在测定期间内使取样部(2)的全部取样开关同时开/关,在测定期间以外的期间内使根据充电状态选择的取样开关反复开/关。
  • 电池保护装置电池组装置
  • [发明专利]组合电池的保护装置及电池组装置-CN200810088360.6有效
  • 馆林义直;原田康宏;高见则雄;渋谷信男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8-03-28 - 2008-10-01 - H02J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电池的保护装置及电池组装置,该电池组装置具备:组合电池,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该多个电池模块分别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二次电池;以及多个保护单元,分别对应于电池模块而设置,使对应的电池模块作为电源进行动作;保护单元的各自具有:测量部22,测量自身的消耗电流;放电部SW,使对应的电池模块放电;以及控制部27,控制放电部使消耗电流和放电部的放电电流之和在保护单元间成为恒定值。本发明能够抑制单体电池间充电状态的偏差,使组合电池长寿命化。
  • 组合电池保护装置电池组装置
  • [发明专利]电源系统和电动车-CN200710154063.2无效
  • 高见则雄;稻垣浩贵;馆林义直;原田康宏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7-09-13 - 2008-03-26 - H01M10/4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下的循环性能优异的电源系统、和具有该电源系统的电动车。本发明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电池组A和第二电池组B,第一电池组A是由具备正极和含有碳物质的负极的第一非水电解质电池构成、并向外部供给电能的电池组;第二电池组B是由具备负极和正极的第二非水电解质电池构成,在充电深度为20%~80%的范围内充电以使得所述第二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电电流密度(A/kg)比所述第一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电电流密度(A/kg)大,并向所述第一电池组A供给电能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负极含有相对于Li+/Li,锂嵌入电位为0.4V以上、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含有由LixCoyM1-yO2表示的锂金属氧化物,M为选自Ni、Mn、Al和Sn之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0<x≤1.1、0<1<y。
  • 电源系统电动车
  • [发明专利]蓄电池系统、车载电源系统、车辆和蓄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CN200710109139.X有效
  • 高见则雄;稻垣浩贵;馆林义直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7-06-13 - 2007-12-19 - H01M10/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再生充电那样的快速充电时能够高效率地充电、在低负荷时能够长时间放电、具有长寿命性能的蓄电池系统和车载电源系统。蓄电池系统具有:组电池A,其具有包含吸附释放锂离子的、平均粒子直径大于等于2μm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第1非水电解质电池;组电池B,其具有包含吸附锂离子的电位大于等于0.4V(vs.Li/Li)、平均粒子直径小于等于1μm的、吸附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第2非水电解质电池;以及控制部,至少在未从外部向组电池B供给电能的情况下,其断续地使组电池A与组电池B电连接,以第2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放电深度为10~90%的范围的方式,使从组电池A向组电池B断续地供给电能。
  • 蓄电池系统车载电源车辆充电方法
  • [发明专利]组电池系统、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充电式扫除机-CN200710091998.0有效
  • 馆林义直;稻垣浩贵;原田康宏;高见则雄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7-03-30 - 2007-10-03 - H01M10/00
  •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电池的循环特性的组电池系统、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充电式扫除机。本发明是一种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组电池(3),串联连接有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备至少1个在25℃环境下以1C进行定电流充电时的相对于SOC的电压变化率A(mV/%SOC)在达到满充电电压VH1时比20(mV/%SOC)大的单电池;电流供给机构,用来对组电池(3)供给充电电流;电压检测机构(4),能够检测单电池的电压;电流电压控制机构,在将充电电流控制为电流值I1直到由电压检测机构(4)检测到的单电池的电压中的最大值Vmax达到满充电电压VH1后,将组电池(3)的电压控制为(1)式(V2=VH2×n)表示的电压值V2。
  • 电池系统充电方法充电式扫除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