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豆粕发酵的益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210083014.5无效
  • 林新坚;陈济琛;林戎斌;林陈强;吴大华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12-03-27 - 2012-07-25 - C12N1/20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豆粕发酵的益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可降低发酵成本,提高生物量,制得具有发酵降解豆粕功能的益生菌菌剂。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到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发酵完成后收集发酵液,进一步加工为液体或固体的益生菌菌剂。本发明选用的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黄豆粉(或豆粕)、糖蜜,分别为农产品和工业制糖废弃物,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成本低;发酵后的每毫升发酵液中的生物量达到100亿左右,可用于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还可以消除豆粕中各种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饲料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降低发酵成本,简化生产环节,提高效率。
  • 一种用于豆粕发酵益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连续接种装置-CN201020641216.3有效
  • 陈济琛;林陈强;朱学军;马远远;陈敏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10-12-03 - 2011-09-07 - A01G1/04
  •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接种装置,包括接菌室和横设于接菌室内的用于传送菌袋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中部罩设有一接菌罩体,所述接菌罩体前后侧设置有若干个接菌操作口,所述接菌罩体的左右侧设有进料排风口,所述接菌罩体的上端进风口与洁净空气进风管相连接,所述洁净空气进风管上设有过滤器、紫外线灭菌灯和制冷装置,所述接菌罩体沿输送带传送方向上的两端部设有隔墙,以使接菌室分隔成进料间、接菌间和出料间,所述进料间和出料间上方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通向洁净空气进风管的新风入口端,该装置在环境可控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接种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满足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食用菌生产的要求。
  • 连续接种装置
  • [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室空调装置-CN201020641219.7有效
  • 林戎斌;陈济琛;赵强;黄金智;陈敏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10-12-03 - 2011-08-03 - A01G1/04
  •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室空调装置,包括栽培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室设有进风管道和由栽培室通往进风管道输入端的回流风道,所述进风管道上安装有换热器,所述栽培室附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由地热循环水管和被加热或被制冷的循环管路构成,所述循环管路流经换热器对进风管道内空气温度调节,所述换热器有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栽培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地源温度来调节栽培室空气温度,达到了冬天制热夏天制冷的效果,另增加了控制器控制的增湿机来协调控制空气的湿度,既经济节能又有利于食用菌栽培。
  • 食用菌栽培空调装置
  • [发明专利]食用菌接种工作系统-CN201010572621.9有效
  • 林新坚;陈敏;陈济琛;林戎斌;朱学军;马远远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10-12-03 - 2011-04-27 - A01G1/04
  • 本发明的食用菌接种工作系统,所述位于接种室的菌袋水平传输带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接菌环境的进风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贯通接种室的两侧的隔墙,所述防尘罩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接种操作口,所述进风防尘罩上端开口与送风管相连接,所述送风管上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器、紫外线灭菌灯、冷却器、送风机和中效过滤器,所述送风管的进风口与室外新风口和位于缓冲间的回风口相连接。本发明在环境可控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接种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满足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食用菌生产的要求,从而保证接种区域充分洁净,提高接种成品率。
  • 食用菌接种工作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竹荪孢子的提取方法-CN201010142348.6有效
  • 林新坚;林戎斌;林陈强;陈济琛;张慧;蔡海松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10-04-09 - 2010-09-15 - A23L1/2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竹荪菌体采收后的废弃物中收集、分离、纯化获得竹荪孢子的方法,能充分开发竹荪资源,提高竹荪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解决竹荪采收加工过程下脚料处理问题,属于食用菌加工领域。该方法收集竹荪菌盖上的孢子,通过清洗、过滤、离心,然后进行酶解、酸解、分级离心、干燥,获得竹荪孢子纯品。本发明从竹荪子实体采收、加工后的废弃物中收集、提取竹荪孢子,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竹荪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同时解决了竹荪采收过程废弃物处理问题,避免滋生细菌、霉菌、菇蚊、菇蝇等病虫害造成的环境污染。
  • 一种竹荪孢子提取方法
  • [发明专利]无土工厂化生产茯苓-CN200510045581.1有效
  • 林新坚;林戎斌;陈济琛;郑永标;蔡海松;林陈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05-12-12 - 2007-06-20 - C12N1/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土工厂化生产茯苓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依序包括如下工艺:将食用菌培养基主料70-90%;食用菌培养基辅料10-30%混匀,装袋,灭菌,作为培养基质备用;将预先备好的茯苓菌种植于培养基质上;之后转至培养室,于20-30℃下进行培养;培养2-3月,至菌核不再生长时取出,即得茯苓产品。本发明富有新意、设计合理,不仅工序简单、便于实施,而且能节约木材资源、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并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危害,从而获取无公害茯苓菌核,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无土工厂化生茯苓
  • [发明专利]药用菌发酵茶的生产工艺-CN02138817.2有效
  • 林新坚;陈济琛;林戎斌;郑时利;郑力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002-07-18 - 2004-01-21 - A23F3/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菌发酵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序步骤进行:(1)制作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主要由茶叶和水构成,辅以少量的可食性天然辅料,(2)灭菌:高压或常压灭菌,(3)接种:在培养基上接种药用菌,(4)培养:在温度18-35℃范围内培养,(5)收取:待培养基长满菌丝后收取,烘干,(6)将烘干物粉碎并包装成成品。该药用菌发酵荼的生产工艺配料简单,制造容易,其产品不仅具有药用菌和茶叶双重特性,而且易于冲泡、易于被人体所吸收,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饮品。
  • 药用发酵生产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