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多维度双矢量光束聚焦的光学超表面-CN202111599378.4在审
  • 董正高;朱佳璐 - 东南大学
  • 2021-12-24 - 2022-04-26 - G02B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在THz频域实现多维度不同类型矢量光束(径向偏振矢量光束与角向偏振矢量光束)同时聚焦的光学超表面,该超表面由在xy平面内呈周期性排布的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周期性结构为一定厚度硅基底上的硅介质棒。为了实现双聚焦效果,不同位置处的硅介质棒需要具有不同的尺寸与不同的旋转角度,满足特定的排布规律。用介质结构代替传统等离激元超材料中的金属结构,解决了欧姆损耗的问题。同时因为矢量光束对入射光偏振的特殊依赖性,仅通过变化入射偏振态就能够切换两束不同矢量光的聚焦,为实际光学操控提供了极大便利性。因此,该光学超表面是一种实现高密度矢量光束的超透镜,在光学器件的研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一种多维矢量光束聚焦光学表面
  • [发明专利]一种自旋解耦的全角度定向偏折超构表面器件-CN202111599411.3在审
  • 董正高;唐丽利 - 东南大学
  • 2021-12-24 - 2022-04-26 - H01Q1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解耦的全角度定向偏折超构表面器件,包括基底以及多个金属子单元结构按二维方式排布构成的超元胞在xy平面内成周期性排列;所述超元胞是由16个子单元构成以N×M的方型排布而成,所述单个超表面采用v型和棒子型金属微纳结构,实现不同圆偏振态光的交叉极化的相位沿任意平面独立控制,该双功能超表面不仅仅提高了超表面的集成度,而且提供了实现自旋解耦全角度定向的解决方法。所提出的自旋解耦全角度定向偏折超构器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基于自旋的纳米光子系统的偏振分束、转向和偏振测量等。
  • 一种自旋角度定向偏折超构表面器件
  • [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超材料偏振转换器-CN201910243019.1有效
  • 董正高;周学通;李家奇 - 东南大学
  • 2019-03-28 - 2020-12-25 - G02B5/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超材料偏振转换器,组成该光学特异材料的单元结构在xy平面内呈周期性排布;每个周期性结构为两根相同尺寸的金属纳米棒,二者长轴相互垂直;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薄膜为该光学特异材料的衬底,主要起避免入射光透射的作用。因此,该光学特异材料是一种新型超材料偏振转换器,具有全金属的结构,其偏振转换效率超过90%。通过将传统的金属‑绝缘体‑金属(MIM)模型进行必要的简化,大大降低了材料加工的难度,同时也减少了影响材料性能的可变量。因此,该光学特异材料是一种高效可靠、性能稳定的超材料偏振转换器,在光电器件研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一种可见光材料偏振转换器
  • [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光自旋霍尔效应的金属微纳结构-CN201610913662.7有效
  • 董正高;王英华;李家奇 - 东南大学
  • 2016-10-20 - 2017-10-13 - B81B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光自旋霍尔效应的金属微纳结构,该金属微纳结构包括二氧化硅衬底(1)及连接在二氧化硅衬底上的刻有微纳结构(2)的金属表面(3);微纳结构(2)是刻在金属表面上的空气凹槽;取金属与空气接触面内椭圆纳米凹槽的圆心为O点,过该点平行于长轴的轴为OX轴,垂直于长轴的轴为OY轴,垂直于XOY面由金属面指向外的方向为OZ轴。由入射光与轨道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引起的这种自旋角动量相反的光子垂直照射在本发明中所引起的表面等离激元传输方向不同的现象即为光的自旋霍尔效应。
  • 一种实现自旋霍尔效应金属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实现宽带不对称传输的光学特异材料-CN201410504704.2有效
  • 董正高;王英华;李家奇 - 东南大学
  • 2014-09-26 - 2014-12-17 - G02B5/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宽带不对称传输的光学特异材料,该光学特异材料由结构单元在XY平面上呈周期性排布组成;每个结构单元由二氧化硅衬底,以及连接在二氧化硅衬底中的上层金属棒单元和下层金属棒单元组成;上层金属棒单元和下层金属棒单元沿OZ轴上下布设;每层金属棒单元包括一根第一金属棒和一根第二金属棒,第一金属棒和第二金属棒不接触,第一金属棒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棒的长度;上层金属棒单元中的第一金属棒和下层金属棒单元中的第二金属棒沿OZ轴重合,上层金属棒单元中的第二金属棒和下层金属棒单元中的第一金属棒沿OZ轴重合。该光学特异材料可以在宽带范围内实现偏振光的不对称传输。
  • 一种能够实现宽带不对称传输光学特异材料
  • [发明专利]一种全电磁波诱导霍尔电压的装置及方法-CN201310034897.5有效
  • 董正高;雷双瑛;李家奇 - 东南大学
  • 2013-01-29 - 2013-06-05 - H01Q1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电磁波诱导霍尔电压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全电磁波诱导霍尔电压的装置包括衬底、磁涡旋共振腔阵列和叉指电极;磁涡旋共振腔阵列包括至少一个三明治结构状的二维阵列,且二维阵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金属层、高介电系数材料层和下金属层,下金属层与衬底相连;叉指电极设在衬底上,并与下金属层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电磁波诱导霍尔电压的装置及方法,全电磁波诱导霍尔电压的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任意频率的电磁波,能利用高频的磁涡旋共振模式诱导产生直流霍尔电压,且可以设计灵活可调的二维或三维周期磁涡旋共振腔阵列;另外,采用该装置诱导霍尔电压时,不需要外加偏置磁场,操作简便。
  • 一种电磁波诱导霍尔电压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装置-CN201220148723.2有效
  • 陆卫兵;朱薇;许红菊;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4-05 - 2013-01-30 - G02F1/01
  •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装置,包括:支撑石墨烯的基底,石墨烯,在石墨烯的上表面上设有氧化铝圆锥,在氧化铝圆锥上设有氧化硅介质层。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装置,包括:支撑石墨烯的基底,石墨烯,在石墨烯的上表面上设有氧化硅圆锥,在氧化硅圆锥上设有氧化铝介质层。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通过外加电压来调控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的外加电压不能过大,硅衬底与石墨烯的间隙的高低变化也有限度的许多限制的问题。
  • 表面等离子体极化石墨传播调控装置
  • [实用新型]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分束器-CN201220008255.9有效
  • 陆卫兵;许红菊;朱薇;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1-10 - 2012-10-10 - G02F1/01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分束器,包括:硅衬底,在硅衬底的上表面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侧面为圆柱面、外侧面为多棱柱面,在硅衬底的上表面上覆盖有二氧化硅衬底,在二氧化硅衬底的下表面设有与硅衬底的环形槽相适配的环形突起,在二氧化硅衬底的上表面设有石墨烯层。偏置电压源的一极加在硅衬底上,另一极加在石墨烯上。通过设计不同区域硅衬底的厚度和合适的偏置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多个频点实现把表面等离子体极化球面波分成若干束特定方向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平面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集成,在成像和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基于石墨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分束器
  • [实用新型]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可变传播宽度波导-CN201220007940.X有效
  • 陆卫兵;朱薇;许红菊;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1-10 - 2012-10-10 - H01P3/18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可变传播宽度波导,包括:叠合在一起的硅衬底和二氧化硅衬底,在硅衬底上设有阶梯形带状突起,在二氧化硅衬底上设有与阶梯形带状突起相适配的阶梯形带状凹槽,且所述阶梯形突起嵌入阶梯形凹槽中,在二氧化硅衬底上设有石墨烯层。偏置电压源的一极加在硅衬底上,另一极加在石墨烯上。通过设计硅衬底不同区域的厚度和偏置电压,此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可变传播宽度波导的传播宽度会随着所加偏置电压的不同而不同。本实用新型可工作于多个频点,重量轻,加工方便,易于集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基于石墨表面等离子体极化可变传播宽度波导
  • [实用新型]基于石墨烯的电磁波吸收器-CN201220010855.9有效
  • 陆卫兵;姜韵;朱薇;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1-11 - 2012-10-10 - H01Q17/00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磁波吸收器,包括:叠合在一起的硅衬底和二氧化硅衬底,在硅衬底上设有阶梯形圆孔,在二氧化硅衬底上设有与阶梯形圆孔相适配的阶梯形突起,且所述阶梯形突起嵌入于阶梯形圆孔中,在二氧化硅衬底上设有石墨烯层。偏置电压源的一极加在硅衬底上,另一极加在石墨烯上。通过设计硅衬底不同区域的厚度和合适的偏置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多个频点实现对电磁波的捕获吸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集成,可用于收集能源,局部加热等多种用途。
  • 基于石墨电磁波吸收
  • [发明专利]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方法及装置-CN201210099490.6有效
  • 陆卫兵;朱薇;许红菊;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4-05 - 2012-09-19 - G02F1/01
  •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方法,将氧化硅圆锥或氧化铝圆锥设置在石墨烯上,石墨烯的下方是支撑它的基底,然后再将带基底的石墨烯连同设在石墨烯上的氧化硅圆锥或氧化铝圆锥放置在空气中,最后将球面波输入至石墨烯,在氧化硅圆锥或氧化铝圆锥与石墨烯共同作用下球面波转换为平面波。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装置,包括:支撑石墨烯的基底,石墨烯,在石墨烯的上表面上设有氧化铝圆锥,在氧化铝圆锥上设有氧化硅介质层。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石墨烯上的传播调控装置,包括:支撑石墨烯的基底,石墨烯,在石墨烯的上表面上设有氧化硅圆锥,在氧化硅圆锥上设有氧化铝介质层。
  • 表面等离子体极化石墨传播调控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分束器-CN201210005521.7有效
  • 陆卫兵;许红菊;朱薇;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1-10 - 2012-07-11 - G02F1/01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分束器,包括:硅衬底,在硅衬底的上表面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侧面为圆柱面、外侧面为多棱柱面,在硅衬底的上表面上覆盖有二氧化硅衬底,在二氧化硅衬底的下表面设有与硅衬底的环形槽相适配的环形突起,在二氧化硅衬底的上表面设有石墨烯层。偏置电压源的一极加在硅衬底上,另一极加在石墨烯上。通过设计不同区域硅衬底的厚度和合适的偏置电压,本发明可以在多个频点实现把表面等离子体极化球面波分成若干束特定方向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平面波。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集成,在成像和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基于石墨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分束器
  • [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的电磁波吸收器-CN201210006050.1无效
  • 陆卫兵;姜韵;朱薇;董正高 - 东南大学
  • 2012-01-11 - 2012-07-11 - H01Q17/00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磁波吸收器,包括:叠合在一起的硅衬底和二氧化硅衬底,在硅衬底上设有阶梯形圆孔,在二氧化硅衬底上设有与阶梯形圆孔相适配的阶梯形突起,且所述阶梯形突起嵌入于阶梯形圆孔中,在二氧化硅衬底上设有石墨烯层。偏置电压源的一极加在硅衬底上,另一极加在石墨烯上。通过设计硅衬底不同区域的厚度和合适的偏置电压,本发明可以在多个频点实现对电磁波的捕获吸收。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集成,可用于收集能源,局部加热等多种用途。
  • 基于石墨电磁波吸收
  • [发明专利]数据手-CN200810216084.7无效
  • 董正高;董希平;周宗良 - 董正高;董希平;周宗良
  • 2008-09-17 - 2009-02-11 - G06F3/023
  • 本发明系一手持数据输入设备的构成与操作方式。是在手持设备的不同侧面上分两组集成输入组件,其中甲组位于设备的内侧或内上侧,专供拇指操作;乙组位于设备的外侧,专供四指操作。由五指的协同操作使两输入组件中的各部件完成指定动作。再将指定动作转变为独立的电信号输出,以完成基础数据移动中的频繁批量输入。数据手摒弃了按键的平面空间分布,腾出了现代手持设备宝贵的正面面积;发挥了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功能,解放了另一只手。可以让使用者更为快捷地在手持设备上完成频繁、复杂、批量的信息输入。还可以作为鼠标的对偶设备,替代传统键盘。甚至能让人们“把电脑键盘带在身上”随时随地直接操作远程工作机。用于普通手机则由于其结构极简,操作更简单。
  • 数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