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踏板式车辆-CN201520602477.7有效
  • 中川宏司;中川英亮;铃木清仁;宫本宗一朗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8-11 - 2016-02-10 - B62J35/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板式车辆,该踏板式车辆不仅能够防止加油时燃料回流,还能够确保燃料注入管内的燃料通路和空气通路,提高加油效率。该踏板式车辆具有用于防止加油时燃料回流的加油口结构。在燃料箱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并用于注入燃料的燃料注入管,在燃料注入管的内侧设置有沿该燃料注入管上下延伸的筒部件。在筒部件的内侧形成有燃料通路,在燃料注入管和筒部件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加油时,燃料和空气不会在燃料注入管内相互接触,能够提高燃料与燃料箱内的空气置换的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加油效率。还有,通过设置在燃料注入管内的筒部件能够防止燃料回流。
  • 踏板车辆
  • [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用框架-CN201180070170.1有效
  • 中川英亮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4-28 - 2014-01-01 - B62K11/06
  • 机动二轮车用框架包括:中空的主框架(22),其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在中间部分具有呈V字状折弯的折弯部(26);横向管(27),其架设在折弯部的左右壁(35、36)上,来限制左右壁(35、36)的向车宽方向的变位;头管(21),其设置在主框架(22)的车辆长度方向前端;以及枢轴框架(24),其从主框架(22)向下方延伸。
  • 机动二轮框架
  • [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CN201180051413.7有效
  • 中田正人;中川英亮;池长俊宏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1-10-25 - 2013-06-26 - B62K11/06
  •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具有前叉立管(12),该前叉立管(12)以能转向的方式支承前叉(21),该前叉(21)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轮(13);主车架(31),主车架(31)从该前叉立管(12)向车辆后方延伸;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被配置在该主车架(31)的下方,其具有曲轴箱(32)及从该曲轴箱(32)向斜上方延伸的汽缸(33);和迂回部(56),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该迂回部(56)设于所述主车架(31)的前部,其从所述前叉立管(12)后表面下端朝车辆后斜上方延伸,该迂回部(56)绕过所述汽缸(33)的上表面。
  • 机动二轮
  • [发明专利]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CN201210417009.3有效
  • 中川英亮;大野诚;坂下洋平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0-26 - 2013-05-08 - B62K11/04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在车身框架上,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与从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弯曲部(28)构成。后框架(23)为其头端与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右侧表面连接并且向后延伸的部件。在弯曲部(28)与后框架(23)的前部内表面之间设有俯视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77、78)。加强件(77、78)的前缘与弯曲部(28)的后表面以及枢支框架部(24)分别连接。
  • 二轮摩托车车身框架
  • [发明专利]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架-CN201210431600.4有效
  • 中川英亮;坂下洋平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0-26 - 2013-05-08 - B62K11/04
  • 本发明提供在纵长轴上包含弯曲部的架的弯曲部位上也能够容易地组装加强部件的技术。车身架(11)具有主车架(22)及从该主车架(22)向后方延伸的后车架(23L、23R)。主车架(22)是将冲压成形的板材接合而成的部件形成为方筒形状的冲压架,该主车架(22)包括:直线地向车辆后方延伸的直线部(27);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弯曲部(28)。后车架(23)是左右的后车架(23L、23R),其前端与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右面接合并向后方延伸,在弯曲部(28)的内部,以与该弯曲部(2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架设有加强部件(51、52)。
  • 二轮摩托车车身
  • [发明专利]电动两轮车-CN201080041143.7有效
  • 中村正典;佐藤良;山中伯纯;中川英亮;皆川达也;细田哲郎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0-09-07 - 2012-06-13 - B62J99/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两轮车,其具备:输出驱动后轮的动力的电动机、向电动机供给电力的蓄电池、乘坐者所乘坐的乘车用车座、配置于乘车用车座的下方的收纳箱、在乘车用车座的下方覆盖收纳箱的侧罩,并且能够向蓄电池充电,在上述电动两轮车中,被能够开闭的盖部件(120)覆盖的开口部(118)设置在侧罩(48),能够插入并连接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供电侧连接装置的受电侧连接装置(67)固定并配置在侧罩(48)的外表面与收纳箱之间,并且面对开口部(118)。由此,在向蓄电池充电时,不需要打开乘车用车座,从而使充电作业变得容易。
  • 电动两轮车
  • [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CN201080037372.1有效
  • 藤山孝太郎;中川英亮;井神晓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0-07-05 - 2012-05-30 - B62K25/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横梁上施加使其变形的载荷且实现轻量化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将发动机(12)悬置的车架(11);将后轮(WR)悬置为摆动自如的摆臂(14);左右一对地构成,构成车架(11)的一部分且对摆臂(14)进行轴支承的枢轴部(29);将枢轴部(29)连结的下部横梁(28);对摆臂14施加弹力的后缓冲件(32);将后缓冲件(32)的下端(32A)、摆臂(14)与枢轴部(29)连结的连杆机构(31);在下部横梁(28)的后侧形成,连结连杆机构(31)的连杆连结支架(70);在下部横梁(28)的前侧形成,固定发动机(12)的下部钩挂件(48),其中,连杆连结支架(70)和下部钩挂件(48)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在同一位置。
  • 跨骑车辆
  • [发明专利]电动式鞍乘型车辆-CN201080023192.8有效
  • 本田幸一郎;中川英亮;味村政秀;岩上宽;佐藤和夫;新妻桂一郎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0-02-12 - 2012-05-09 - B62M7/1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鞍乘型车辆,其轻量且便宜并使用小型且通用性高的马达,其可以将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车宽度方向左右的重量平衡最优化。从车体侧面看在与后轮(WR)的投影区域重叠的位置,将电动马达(250)配设于悬臂式摇臂(214)内。在后轮的车体前方位置,以跨过车体中心线(C)的方式将马达驱动器(216)配设在摇臂内。将马达驱动器配置成使其重心位置(G2)向与电动马达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马达驱动器在靠近摇动轴(215)的位置配设在该摇动轴的车体后方侧,并且,该马达驱动器插入并安装于朝摇臂的顶面侧开口的凹部(308)。在马达驱动器(216)的盖部件(264)的底面,至少支承有断续地进行马达通电的FET(316)。
  • 电动式鞍乘型车辆
  • [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的车架-CN201110166626.6无效
  • 藤原清隆;竹中正彦;中川英亮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6-15 - 2011-12-21 - B62K11/08
  • 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焊接长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车架包括:具有第一平面(65L、65R)及第二平面(66)的角形截面框架(75)、从该角形截面框架(75)延伸的副车架(56L、56R),其中,副车架(56L、56R)是将第二骨架件(72L、72R)与第一骨架件(71L、71R)对合而成的闭合截面结构体,第一骨架件的前端(73L、73R)焊接于第一平面(65L、65R),第二骨架件的前端(74L、74R)焊接于折弯片(87L、87R)的一边(111L、111R),折弯片(87L、87R)的另一边(112L、112R)焊接于第二平面(66)。
  • 机动二轮车架
  • [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的车架-CN201110102535.6有效
  • 藤原清隆;竹中正彦;中川英亮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4-19 - 2011-11-09 - B62K11/08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由金属板的冲压品构成的车架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实现车架的轻量化的技术。主框架(41)是将左半体(71)和右半体(81)对合而成的中空框架,座椅轨道(46)由左轨道部件(46L)和右轨道部件(46R)构成。并且,在主框架(41)设有开口部(111),将左右盖部件(92、102)的前端彼此对合而将左轨道部件(46L)的前端以及右轨道部件(46R)的前端插入该开口部(111),通过将主框架(41)与左右轨道部件(46L、46R)的前端焊接,从而将座椅轨道(46)连结在主框架(41)上。
  • 机动二轮车架
  • [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的车架-CN201110102561.9无效
  • 藤原清隆;竹中正彦;中川英亮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4-19 - 2011-11-09 - B62K11/02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其是抑制车辆成本的同时在车架的规定位置固定防振部件的技术。机动二轮车(11)由冲压成形的金属板材构成,在由中空框架形成的主框架(41)中,在该主框架(41)的内部架设有管(113),在主框架(41)的与该管(113)的两端接触的部位设有进行管(113)的轴直角方向的定位的管定位部(61)。管定位部(61)是具有与管的外径(Da)对应的直径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23)。
  • 机动二轮车架
  • [发明专利]鞍乘型电动车辆-CN201010605646.4有效
  • 细田哲郎;中川英亮;山中伯纯;佐藤良;铃木善彦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0-12-24 - 2011-06-29 - B62K1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向车体进行可靠的装卸操作的装卸式充电器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在具备设置在可开闭的座位(21)下部的收纳箱(50)的电动两轮车(1)中,具备:蓄电池(41)的充电器(65)、设置在收纳箱底部的车辆侧卡合机构(70F、70R)、设置在充电器底部的充电器侧卡合机构(80F、80R),通过将车辆侧卡合机构和充电器侧卡合机构卡合,从而将充电器保持。在充电器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之前,设置在座位底面的突起部件(75)与充电器的顶面抵接,从而禁止座位摆动到处于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将突起部件插入通过将充电器保持在规定的位置而产生的间隙中,从而允许所述座位摆动到处于关闭状态。
  • 鞍乘型电动车辆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