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红外光回收热光伏氢电力产生器-CN202280008724.3在审
  • R·米尔斯 - 辉光能源公司
  • 2022-03-08 - 2023-09-29 - G21B3/00
  • 描述了一种提供电力和热力中的至少一者的动力产生器,其包括(i)用于反应的至少一个反应池,所述反应涉及可通过独特的分析特征和光谱特征鉴别的原子氢产物,(ii)熔融金属注入系统,其包括向所述反应池提供熔融金属料流的至少一个泵诸如电磁泵和接收所述熔融金属料流的至少一个储罐,以及(iii)点燃系统,其包括电力源,所述电力源向所述至少一个熔融金属料流提供低压高电流电能以点燃等离子体从而引发所述反应的快速动力学和能量增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产生器可包括:(v)供应至所述等离子体的H2和O2的源,(vi)熔融金属回收系统,和(vii)功率转换器,其能够(a)使用具有光回收的聚光型热光伏池将来自所述池的黑体辐射器的高功率光输出转换为电,或者(b)使用磁流体动力转换器将所述高能等离子体转换为电。
  • 红外光回收热光伏氢电力产生器
  • [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可控点式核聚变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CN202110624934.2在审
  • 潘庆智 - 潘庆智
  • 2021-06-04 - 2023-09-22 - G21B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点式核聚变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特点是,采用核外电子剥离技术对氘气、氚气激发电离,使其成为氘原子和氚原子,剥离原子的核外电子,使其成为等离子体(电浆),将等离子体中的负电粒子过滤导出,使不显电性的等离子体被改变为非中性等离子体,然后在高压电子束的靶向撞击作用下,对氘、氚非中性等离子体中的氘原子、氚原子进行撞击,使其靶向运行加速,在核聚变靶体电极发生碰撞,引发核聚变反应,并释放出能量。
  • 一种温度可控点式核聚变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 [发明专利]电力产生装置-CN201780031436.9有效
  • 兰德尔·L·米尔斯 - 辉光能源公司
  • 2017-05-30 - 2023-09-08 - G21B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产生装置,其提供电力和热力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门户,且包括:(i)至少一个反应单元,(ii)化学燃料混合物,(iii)包括电磁泵的燃料注入系统,(iv)限制该燃料的至少一组电极和电源,(v)产物回收系统,(vi)供应给等离子体的H2O蒸汽源,(vii)能量转换器,其能够将单元的高功率光输出转换成电力,该能量转换器诸如集中太阳能热光伏装置以及可见光和红外透明窗口,或多个紫外(UV)光伏电池或多个光电电池及UV窗口,以及(viii)能够远程通信且能够传输信息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能够包括被组织且控制为形成通信网络的多个电力系统的多个通信元件中的一个通信元件。
  • 电力产生装置
  • [发明专利]发电设备及低温过热反应装置-CN202310678693.9在审
  • 郑雪萍 - 陕西禾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09 - 2023-07-11 - G21B3/00
  • 本公开涉及高端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电设备及低温过热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腔体;电加热器;氢气供给器;抽真空装置;控制装置,在反应腔体的物料入口加入反应物料并关闭密封盖后,控制分流阀以关闭供气管道而打开抽真空管道,控制抽真空装置工作对反应腔体抽真空,之后控制分流阀以打开供气管道而关闭抽真空管道,同时控制氢气供给器向反应腔体内供给氢气,电加热器工作加热以使反应物料和氢气发生冷核聚变反应产生热量,反应物料是包含镍粉和氢化铝锂的混合物,镍粉是经过预处理之后的镍粉以提升氢化铝锂的吸放氢性能和/或高温过热性能。
  • 发电设备低温过热反应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能量转换的方法和设备-CN202180041733.8在审
  • 佩卡·佩尔托拉 - 希尔公司
  • 2021-04-07 - 2023-03-28 - G21B3/00
  • 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融合氘或氚核来转换核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原子和第二原子的初始步骤,第一原子又包括第一核和第一电子,第二原子又包括第二核和第二电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a)将第一核和第二核聚集在至多的距离处;b)施加磁场(B),该磁场被布置成使所述第一核和第二核的自旋对准,使得自旋轴反平行并且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指向并且投影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公共线上,该公共线平行于磁场(B);c)修改所述第一电子和第二电子的电子轨道,以使空间分布偏斜远离沿着公共线不位于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区域,或者电离所述原子;其中,第一氢核和第二氢核同时以所述自旋取向和所述电离或电子轨道修改状态聚集在所述距离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系统。
  • 用于能量转换方法设备
  • [发明专利]用于维度操纵的方法-CN202080075175.2在审
  • 格雷戈里·弗里德兰德 - 格雷戈里·弗里德兰德
  • 2020-10-30 - 2022-08-05 - G21B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操纵分形形成信息的方法,所述分形形成信息也称为ct状态,所述ct状态呈由pi的分母(fpix)、n+1和公式2f(x)^(2^x)粗略生成的增加和减少分形压缩的维度形式,所述方法包含通过更改靶向(target)复合维度特征(下一个较低维度特征)或所得维度特征(下一个较高维度特征)的分形状态的解压缩的压缩而进行的那些逐步增加和减少之间的过渡步骤。步骤包含:标识要被操纵的所述ct状态;选择压缩或解压缩ct状态分量以改变所选ct状态;添加所述压缩或解压缩分量以产生新的ct状态。
  • 用于维度操纵方法
  • [发明专利]核聚变装置和方法-CN202080083415.3在审
  • 丹·巴尔佐哈尔 - 丹·巴尔佐哈尔
  • 2020-11-09 - 2022-07-15 - G21B3/00
  • 一种核聚变装置,包括充满氘氚气体混合物的罐、在罐内旋转的快速旋转涡轮和驱动所述涡轮的马达。涡轮叶尖以大于气体声速的速度移动,从而在气体中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从涡轮叶尖发出。然后,冲击波被位于涡轮附近的锥形凹槽或楔形凹槽进一步压缩。冲击波压缩产生的高热和高压产生气体核的聚变反应。由于涡轮的快速旋转和大量的锥形构件,每秒会产生数千个小型聚变事件。提供的组件可在气体中引起共振,从而增加冲击波的热量和压力。
  • 聚变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通过电子屏蔽来增强局部化核聚变反应的方法和装置-CN201980079294.2在审
  • V·派因斯 - 派因科学咨询公司
  • 2019-10-11 - 2022-04-15 - G21B3/00
  • 公开了用于支持全局冷深层屏蔽燃料源中的局部化核聚变反应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冷燃料的体积比参与裂变反应的热燃料的体积大得多,从而保持结构完整性。这种深层屏蔽环境可以支持壳层电子以及由外部x射线和/或伽马辐照产生的传导电子和等离子体通道的组合。深层屏蔽燃料核可以以较低的能量隧穿,并且可以以大角度更有效地散射,使得隧穿概率增加。可以通过提供中性热粒子(例如热中子)来产生局部“热”聚变条件,这些中性热粒子在高角度散射带电燃料核时实质上更加有效,并且在一次碰撞中可以转移其动能的一半左右来产生热燃料核。这种方法和装置可以具有各种应用,诸如热量或医学同位素生产。
  • 通过电子屏蔽增强局部聚变反应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第三种低温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与方法-CN202111096693.5在审
  • 陈宇星;陈紫微;姜云鹏;陈素珍;陈世浩 - 陈素珍
  • 2021-09-14 - 2022-02-08 - G21B3/00
  • 第三种低温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与方法属核能领域。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用于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是多原子分子,即氘化锂6、氘化锂7和铍9,提出了具体控制核聚变反应强度的方法。按这项技术,中子产生后,形成了中子增殖反应和自循环持续核聚变反应。主要反应是,首先氘核与氘核反应产生中子,然后中子与锂6核d反应产生氚核t,t与锂7核反应、及中子与铍9核反应最后都释放2个中子与2个氦4核。在这些过程中,释放核能。这种核聚变反应,没有放射性子核产生;入射离子能量低,核能更容易释放,效率更高,结构简单造价低。
  • 第三低温可控聚变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中子数增殖实现低温可控核聚变的第二种方式与装置-CN202111096694.X在审
  • 陈紫微;陈世敏;陈宇星;陈世浩;姜云鹏;陈素珍 - 陈素珍
  • 2021-09-14 - 2022-02-08 - G21B3/00
  • 中子数增殖实现低温可控核聚变的第二种方式与装置属核能源领域。用单能正离子束,如氘核或质子束,入射到靶物质中,就会发生聚变反应、释放出中子与带电粒子,如氚核、质子与氦核。这些中子在与其它靶核作用后,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中子。由于靶物质周边中子反射层的作用,中子多次往返运动,与靶核聚变概率增大,引起更多的聚变反应,从而使得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也可以实现自循环聚变核反应,只要用正离子束或中子束完成点火,自循环聚变核反应就会发生,就有能量连续输出,直至靶物质减少到临界值以下,反应结束。这种核聚变无任何污染,在低温实现,容易控制、效率高、造价低,也能小型化。
  • 中子增殖实现低温可控聚变第二方式装置
  • [发明专利]用碳材增强热激发的氢燃料反应器-CN201811318051.3有效
  • 张育曼 - 张育曼
  • 2018-11-07 - 2021-11-26 - G21B3/00
  • 本发明涉及用碳材增强热激发的氢燃料反应器。反应器包括密封壳体和电加热器,壳体内设有用于降低氢渗透及表面温度的热绝缘材料层,其内设有保护管,管内为反应区,反应材料包括: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小球堆积床,在堆积床中小球的间隙和多孔材料的孔内填入支撑在碳纳米管、石墨烯或混合纳米金属氧化物上的多孔隙镍或镍‑钯的多元纳米合金催化剂及储氢和氘材料,包括合金纳米粉末或经处理的碳纳米管、石墨烯,电加热器置于保护管外或反应区内。
  • 用碳材增强激发燃料反应器
  • [实用新型]一种冷聚变核燃料发热供应装置-CN202121055495.X有效
  • 林溪石 - 广州同合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5-17 - 2021-11-09 - G21B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聚变核燃料发热供应装置。所述冷聚变核燃料发热供应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内部设置有传热机构,所述反应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反应箱和所述壳体之间开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聚变核燃料发热供应装置,有效的方便了燃料的添加,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不需要人工每次都进行添料,节省了人工的劳动量,同时也节约了人工成本。
  • 一种聚变核燃料发热供应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磁性可调金属充氢气产热设备及其使用方法-CN202110191115.3在审
  • 卢歆;刘洋;柳东杰;赵佳星 - 长春大学
  • 2021-02-19 - 2021-06-29 - G21B3/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性可调金属充氢气产热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放热实验研究技术领域,设备包括反应室、氢气发生器、磁性调节设备和数据监测系统,反应室上连接有抽真空设备,反应室内设置有金属丝和磁控线圈,氢气发生器与反应室连接,磁性调节设备与磁控线圈电性连接,数据监测系统与金属丝电性连接。安装并连接各相关部件后,启动抽真空设备对反应室抽真空,并用高压将氢气注入金属丝内,最后启动磁性调节设备,通过改变金属丝内电流的大小,改变金属丝周围磁性,使得反应室内发生产热反应。上述设备及其实验设计流程提高了冷核聚变的发生几率,从而使得实验的放热现象得到提高,进而有效解决了冷聚变实验重复性差的缺点,实用性强。
  • 一种磁性可调金属氢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发明专利]中子(*)、双中子(*)无势垒核聚变及可控氢核反应技术装置-CN202110166142.5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潘乐善
  • 2021-02-07 - 2021-06-11 - G21B3/00
  • 一种中子双中子无势垒核聚变及可控氢核反应技术装置,该技术装置是继磁约束、惯性约束和冷聚变之后第四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途径与方法。在核反应器(聚变反应堆)中开设锂窗口,通过锂掺杂技术以及调节锂窗口的开放度,让每一个核微爆在单位时间里按时序排列,这就能从根本上掌控核聚变的节奏与速率。其反应道,热中子从低能阶逐步向高能阶递进,直到高能中子n(14.07MeV)在完成(n,2n)反应后又向双中子转化即,快中子(n)与氢(H)复核并自发转入β+衰变,核力促成介子交换获得双中子核,至此D‑D无势垒核聚变反应模式应运而生。因受核力束缚,制约了中子的衰变,故以裸核久游于反应堆,是点燃(唤醒)停堆反应堆的唯一的火种。因此,该技术适合于车载、舰载以及聚变核电站。
  • 中子无势垒核聚变可控核反应技术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