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滑旋转式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5228889.3 | 申请日: | 199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28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虞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锦芳 |
主分类号: | F02B53/02 | 分类号: | F02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即内滑旋转式发动机。
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无论是汽车、轮船、还是摩托车或者是助动自行车,它们所使用的发动机,不管其发动机的种类是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或是其它种类的发动机,它们大多数者是采用活塞带动曲轴往复运行的直立式发动机,该种类型的发动机其用途广泛、性能较为稳定可靠,但它仍存在其结构较复杂零部件较多,体积较大及造价较高等许多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的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需应用汽缸活塞结构而是应用转子体在缸体内旋转、直接在缸体内作功产生动力的内滑旋转式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加下方式来实现的,在一个置有排气口[5]、进气口[9]、火花塞[6]的缸体[3]内,其一侧的缸体中央置有一个轴中心下方或边缘处开有一个转子输出轴孔[10]及与该侧缸体固定或连体的固定曲轴[7],缸体内有一个园形的可贴紧缸体内壁四周运行的转子体[4],该转子体[4]的一侧中央可将固定曲轴[7]安置入在转子体[4]内,并在安置入固定曲轴[7]的同时,将一根该侧的转子输出轴[1]同时穿过固定曲轴[7]内的转子输出轴孔[10],再通过缸体轴承(铜套)输出到缸体外。另外在缸体内其固定曲轴[7]近端与转子体内径外缘之间安置有曲轴轴承(铜套)[2],另一侧与转子体固定的转子输出轴[1]可通过缸体的轴承(铜套)输出到缸体外。转子体[4]内置有至少一个有弹簧装置及其近端始终能紧贴固定曲轴[7],可在转子体转动时紧贴转子体内滑道[12]上下滑行的滑块,或一个能随着转子体[4]在转动时其内缘[11]其中一点能紧贴固定曲轴[7]面而在转子体内滑道[12]中紧密上下运行的连体滑块[8](一般可采用连体滑块[8]为妥),如图1。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之一是由于采用了转子体内连体滑块[8],在转子体转动中滑块内缘[11]其中一点始终与固定曲轴[7]接触,使连体滑块[8]在转子体内滑道[12]上下滑行,除去了通常发动机所应用的汽缸、活塞等部件,使结构更紧凑合理,从而使体积大幅度地缩小,重量也大幅度减轻。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显著优点之一是由于转子体[4]在缸体内转动时就可以完成吸入燃烧、爆炸、作功、排放等一系列动作,另部件简单,内耗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动力输出率,也同时降低了造价,容易普及推广。
附图见:
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3、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滑块俯视图
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4、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曲轴主视图
其中图中:
[1]—转子输出轴 [2]—轴承(铜套) [3]—缸体
[4]—转子体 [5]—排气口 [6]—火花塞
[7]—固定曲轴 [8]—连体滑块 [9]—进气口
[10]—转子体输出轴孔 [11]—连体滑块内缘
[12]—转子体内滑道
现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个置有进气口[9],火花塞[6]排气口[5]的缸体内,有一个转子体[4],转子体内有转子体内滑道[12],转子体一侧与转子体[4]固定的转子输出轴[1]通过缸体轴承[2]输出缸体,转子体[4]另一侧转子体内中央安置一个轴中心下方边缘开有一个转子输出轴孔[10]的与该侧缸体固定的固定曲轴[7],在安置入固定曲轴[7]时应同时将该侧转子输出轴[1]穿过固定曲轴[7]中的转子输出轴孔通过缸体轴承[2]输出。转子体[4]内还一个连体滑块[8],连体滑块内缘[11]的某一点能紧贴固定曲轴[7]在转子体转动中能使连体滑块[8]在转子体内滑道[12]上下运行、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1。
当起动发动机,因缸内的固定曲轴[7]是与缸体固定不能运转的,转子体[4]在转动中其连体滑块内缘只能围绕着固定曲轴[7]面在转子体内滑道[12]上下滑行,当滑块位于转子体下死点时,该转子体[4]上的滑道留有最大的空间,可燃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滑道空间内,转子体继续转动,进气口[9]被转子体[4]关闭,滑块也逐渐从下死点往下死点方向滑行推进,可混气体也逐渐被压缩,当到达火花塞部位,火花塞点燃已经压缩的可燃气体,产生爆炸、作功、从而推动转子体继续运行至排气口处,缸体内废气排出,此时滑块已经运行至上死点位置。转子体继续运行,连体滑块向转子体内滑道的下死点方向滑行,滑道空间又逐步增大,行至进气口位置时,可燃气体再吸入,如此往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锦芳,未经虞锦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8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眼罩
- 下一篇:立式多级多圈锥形离心球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