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7793.2 | 申请日: | 199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058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家寿 |
主分类号: | B66B15/00 | 分类号: | B66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容器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山立井多绳提升容器过卷时缓冲作业的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
目前,国内立井多绳提升容器过卷扬时,均采用楔形罐道作为制动缓冲设施,该楔形罐道为木材(红松最好),楔形的斜率井口1:100,全长6米(含直线段),井底斜率1:80,全长5米(含直线段)。每只容器设置2根,特大型容器设置3~4根楔形木。每根在长度方向间隔1米需设置一组钢梁作为安装楔形木之用。同时在容器上相应楔形罐道的位置安装楔形罐耳。这套设施,由于木材长期风吹干裂(井口),和水淋腐烂(井底)。又兼木材自身性质发脆,因此,大多数发生过卷的矿井,其楔形罐道木都被劈裂或被挤压,促使其纤维分层而报废。这样必然降低了安全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楔形罐道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气缸组合定压缓冲方式的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是由数只气缸用连接件联合在一起。其平面布置尺寸,应与容器底部(井底用)和顶部(井口用)结构平面尺寸一致。特制活塞的中部设有限压阀,其作用是保证气缸内的气压维持在额定范围,而不受外力干扰。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用来代替楔形罐道,它可以由气缸直径、气缸数量、缸内定压大小三种因素,相互调节,以适应不同容器的需要。所有气缸共用并联气源,气源的压力为0.4~0.8MPa。为防止时间过长缸内渗气,所以气源管路的总阀门和压力表设在信号室。当信号室内的压力表显示小于缸内额定压力时,则由信号值班人员,开启总阀门,向所有气缸充气,待压力回升到额定值时,即可关闭总阀,使气缸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缓冲装置的行程为750~1500毫米,比楔形罐道全长可节省井筒深度3米和井塔高度4米,节省投资;
2、采用等压气体缓冲,具有柔性缓冲效果,而楔形罐道是靠罐耳挤压木材吸能缓冲,不易调节,容易致使木材劈裂;
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楔形罐道安装所需的那样多的钢梁,井底和井塔中的布置也较简单;
4、对于楔形罐道布置在容器的两侧时,容器的罐耳伸向容器两侧的尺寸增大,因而加大井筒平面布置尺寸的要求。而本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无此要求,同时也减轻了容器附有4~8只楔形罐耳的重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俯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的缓冲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升容器,2缓冲连杆,3支承梁,4缓冲气缸,5活塞杆,6活塞,7定压吸气阀,8阀座,9阀座气孔,10定压盖,11活塞气孔,12缸体气孔,13定压排气阀,14气源。
如图1图3所示,当发生过卷事故,提升容器1沿运行罐道冲向缓冲连杆2时,固定在支承梁3上的缓冲气缸4的活塞杆5被压缩,活塞6背面形成负压,其瞬时负压大于0.5气压时,定压吸气阀7即进气,同时活塞6前端的气体也因被压缩而压力增大,由于限压阀的作用,被压缩的气体大于额定压力时,则多余的气体经阀座8的阀座气孔9冲开定压盖10,再经活塞气孔11进入活塞6背面,当背面负压消除时,定压吸气阀7立即关闭。待背面压力增加到0.5~1大气压力时,多余的气体经缸体气孔12、定压排气阀13排出缸外。这样提升容器1全速过卷冲击压缩缓冲气缸4的活塞杠5,则缸内气体继续自动循环,仍保持缸内额定压力,以满足制动吸能、缓冲的需要。此时缸内即形成等压制动缓冲性能。
如图2所示,本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是由数只缓冲气缸4用缓冲连杆2联合在一起。其平面布置尺寸应与提升容器1底部(井底用)和顶部(井口用)平面尺寸一致。提升容器过卷缓冲装置用来代替楔形罐道,它可以由缓冲气缸4的直径、数量、缸内定压大小三种因素,相互调节,以适应不同提升容器1的需要。所有缓冲气缸4共用并联气源14,气源14的压力为0.4~0.8MPa。为防止时间过长缓冲气缸4内渗气,所以气源14的总阀门和压力表设在信号室。当信号室内的压力表显示小于缸内额定压力时,则由信号值班人员,开启总阀门,向所有缓冲气缸4充气,待压力回升到额定值时,即可关闭总阀,使缓冲气缸4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家寿,未经何家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