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4903.1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付艳辉;刘艳萍;张明明;张春;郭嘉铭;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20 | 分类号: | C07D471/20;A61K31/43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张耀婷 |
地址: | 57115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萜 吲哚 生物碱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涉及一种来源于药用狗牙花枝叶中的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单萜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taberboviline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taberboviline经多种体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与阳性对照药相当的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活性,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以蛋白酪氨酸激酶为靶标的抗肿瘤药物,可在抗肿瘤药物中应用,分离纯化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制备领域,涉及一种来源于药用狗牙花的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即使采用了手术治疗的方式,往往也需要在手术后常规采用化学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然而,目前用于化学治疗的药物主要为细胞毒类药物,其通过直接作用于DNA、RNA或微管蛋白等与正常人体细胞的共有组分来诱导细胞调亡,导致这些药物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的不断被阐明,新的抗肿瘤作用靶点不断被发现,靶向抑制肿瘤信号转导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能够针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的特异性靶点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给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在各种分子靶点中,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是目前研究最多且效果最明显的抗肿瘤药物靶点之一,已成为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主要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包括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实践同样表明,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尽管选择性强、毒副作用小,但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耐药性,无法彻底杀灭肿瘤细胞,而联合用药又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各自的药动学特性。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减少药物使用种类,可从多方面发挥效用,对抗耐药性,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许多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因其选择性高、疗效好、毒性小的临床特点,已逐渐成为某些肿瘤治疗的一线用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4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