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气饮料生产用高效稳压碳化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3838.5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3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强;祝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明仁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54 | 分类号: | A23L2/54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胡丽华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示范区神州路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 生产 高效 稳压 碳化 | ||
本新型涉及一种含气饮料生产用高效稳压碳化罐,包括碳化罐体、密封盖、回流泵、升降驱动机构、承压板、雾化盘、超声波振动棒、泄压阀、调压阀、曝气管,碳化罐体上端面与密封盖连接,承压板嵌于碳化罐体内,承压板上设一个透孔,承压板上端面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密封盖连接,其下端面通过超声波振动棒与雾化盘连接,曝气管与碳化罐体底部连接并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通过导流管与回流泵连通,回流泵另通过泄压阀与碳化罐体连通。本新型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建设、维护及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碳化作业的工作效率,并可有效的实现对碳化过程中溢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含气饮料生产用高效稳压碳化罐,属饮料生产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碳酸饮料生产制备中,需要通过碳化设备将二氧化碳气溶解到饮料液中,或之间使用二氧化碳气与饮料进行碳酸反应,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当前开发了多种该类设备,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224951242”的“一种碳酸饮料用碳化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17206888650”的“一种碳酸饮料用碳化装置”及专利申请号为“2021110434914”的“一种含气型饮料生产用碳化罐稳压系统及其方法”,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当前这些设备一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设备结构复杂,使用灵活性差,且安装使用时易受到场地限制;另一方面在运行中,二氧化碳气与饮料液间混合反应效率相对较差,且二氧化碳从饮料液中溢出后回收利用难度大,易造成较大的二氧化碳气体损耗,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含气饮料生产用高效稳压碳化罐,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新型提供一种含气饮料生产用高效稳压碳化罐,该新型较传统的碳化罐等设备,结构简单且集成化程度高,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建设、维护及运行成本,提高了场地空间利用率并提高了设备对工作场地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二氧化碳气与液体原料间溶解效并有效的降低碳酸化后气泡的现象,从而极大的提高碳化作业的工作效率,并可有效的实现对碳化过程中溢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回收利用,有效的降低物料损耗和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气饮料生产用高效稳压碳化罐,包括碳化罐体、密封盖、回流泵、升降驱动机构、承压板、雾化盘、超声波振动棒、泄压阀、调压阀、曝气管及驱动电路,其中碳化罐体为轴向截面圆柱腔体结构,其上端面与密封盖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下端面设至少一个出料口和至少一个加液口,且出料口和加液口处设调压阀,承压板嵌于碳化罐体内,与碳化罐体同轴分布并于碳化罐体侧壁滑动连接,承压板上设一个透孔且承压板通过透孔与调压阀连接,且承压板上方和下方对应的碳化罐体空间通过透孔和调压阀连通,承压板上端面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密封盖连接,其下端面通过至少两条环绕其轴线分布的超声波振动棒与雾化盘连接,雾化盘与碳化罐体同轴分布,其下端面与曝气管间间距为0至碳化罐体高度的90%,曝气管至少一条,环绕碳化罐体轴线呈螺旋结构分布在碳化罐体内并与碳化罐体底部连接,曝气管对应的碳化罐体侧壁设一个进气口并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通过导流管与回流泵连通,回流泵位于碳化罐体外并通过导流管与泄压阀连通,泄压阀与碳化罐体侧表面连接,且泄压阀对应碳化罐体侧壁设排气口并通过排气口与碳化罐体连通,且排气口位于承压板和密封盖之间位置,驱动电路与碳化罐体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回流泵、升降驱动机构、雾化盘、超声波振动棒、泄压阀、调压阀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碳化罐体外表面设辅助承载机架,所述辅助承载机架包括龙骨、导向滑轨、拖链线槽及电控箱,所述龙骨为与碳化罐体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并包覆在碳化罐体外,所述导向滑轨和拖链线槽均至少一条,其中导向滑轨嵌于龙骨外侧面、拖链线槽嵌于龙骨内侧面,并均为与龙骨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所述电控箱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嵌于电控箱内,且驱动电路从电控箱中接出的导线嵌于拖链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明仁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焦作明仁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3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胶带生产的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形螺母生产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