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9884.6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武晓丽 |
地址: | 45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护坡 网格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包括U型的模具外框、U型的模具内框和U型的模具盖板,所述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所述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位于连接块一侧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模具盖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模具盖板位于连接槽一面固定连接有多根插杆,所述模具盖板上的插杆与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上的插孔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锥齿轮和蜗轮蜗杆的啮合传动及螺纹控制固定杆的下滑插入土坡的泥土中,完成模具框架与土坡的快速固定,同时多个模具可实现拼接便于快速搭设网格梁结构,采用多根挡杆将模具底部与土坡之间的间隙实现补充,在浇筑混凝土时避免发生漏浆情况,有效防止混凝土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有大量的挖方,特别水利工程建设时,河道的两侧会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由于土坡上没有树木和植被,在雨天时河道两侧的土壤将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入河内,不仅导致水土流失,还会增加河坝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河道两侧土坡进行防护和治理。
目前使用的护坡方法大多采用混凝土材料在土坡上浇筑网格梁,然后配合植被种植,在浇筑网格梁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多个模具搭设出浇筑腔室,之后将混凝土填入浇筑腔室内,等混凝土凝固成型后再将模具拆下便可实现网格梁浇筑施工,而现有的模具由于底部平直,而土坡表面凹凸不平,搭建好的模具底部与土坡之间存在间隙,在浇筑时混凝土会从缝隙中流走造成浪费,并且现有模具在搭建时较为麻烦,为此提出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包括U型的模具外框、U型的模具内框和U型的模具盖板,所述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所述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位于连接块一侧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模具盖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模具盖板位于连接槽一面固定连接有多根插杆,所述模具盖板上的插杆与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上的插孔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中,所述模具内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柱槽,每个所述圆柱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为尖锥结构,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动腔,两个所述转动腔分别与两个圆柱槽连通,每个所述转动腔的底部腔壁围绕圆柱槽同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同轴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转动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螺纹轴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中,述安装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侧腔壁共同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转动腔内且同轴固定连接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中,所述空腔的顶部腔壁转动连接转轴,所述空腔内的主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轴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杆槽,所述转轴的上端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伸缩槽,所述转轴上的伸缩槽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摇杆。
在上述的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网格梁的成型模具中,所述模具外框和模具内框上的每块框板内均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插孔与移动腔连通,所述移动腔的底部腔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杆,每根所述挡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每根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均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移动腔的顶部腔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挡杆的下端为尖锥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学院,未经安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9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